邱焕星

作品数:33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现代文学鲁迅研究《语丝》学潮青年一代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图书评论》《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菏泽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鲁迅研究:从区域视野到世界视野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7年第8期174-177,共4页邱焕星 
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研究范式的嬗变研究”(编号13ZWB006);“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08)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鲁迅研究的青年一代,通过个体研究、论文结集和小型会议,正在展露出一些新的面目,他们在各自摸索和多方交流中,逐渐意识到具体研究的同时,还应该系统清理自己这一代的理念、方法和优缺点,以此来反思再出发。但是,他们一直缺乏一个...
关键词:鲁迅研究 世界视野 反思 青年一代 个体研究 公共平台 现实关怀 学术研究 
鲁迅“骂之为战”的发生被引量:8
《文学评论》2016年第2期26-37,共12页邱焕星 
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研究范式的嬗变研究"(编号13ZWB006);"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08)的阶段性成果
虽然在鲁迅之前,骂人之风已由晚清革命派和新青年阵营开始有意倡导,但他最初作文并不骂人,而是讲究文学的雅诚和建设性。20年代中期,为了重启思想革命、反对社会的复古倒退,鲁迅开始提倡"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以及"化为泼皮,相骂相打",...
关键词:鲁迅思想 思想革命 社会批评 美学风格 革命派 斗争精神 现代评论派 斗争方式 《语丝》 文学传统 
史学不是年轻人的事业——历史的复调与《叫魂》的启示
《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3期47-52,共6页邱焕星 
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研究范式的嬗变研究"(编号13ZWB006)的阶段性成果
2014年4月12日,《新京报·书评周刊》做了一期名为"阅读茅海建"的专刊,文章概述了茅海建近年来治学的历程和经验,其中特别提到了他在《近代的尺度》中的一个观点,并配以醒目的大标题——"史学不是年轻人的事业"。这段话是这样的:...
关键词:年轻人 《叫魂》 事业 史学 复调 历史 
鲁迅与女师大风潮被引量:9
《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2期4-15,共12页邱焕星 
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研究范式的嬗变研究”(13ZWB006)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学潮的评价,一向是左右对立、针锋相对:自由主义者认为学潮是错的,因为破坏了既有秩序;激进主义者则认为学潮是对的,原因同样是破坏了既有秩序。不难看出,二者立场虽然迥异,但认识逻辑其实相同,都存在着倒果为因的倾向:一...
关键词:风潮 鲁迅 自由主义者 激进主义 认识逻辑 学潮 合理性 发动者 
“鲁迅大撤退”现象研究被引量:5
《现代中文学刊》2015年第1期24-34,共11页邱焕星 郭瑞芬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鲁迅与国民革命"(编号11YJC751061);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研究范式的嬗变研究"(编号13ZWB006)的阶段性成果
"鲁迅作品调整"之所以会从新课改问题升格为2010年前后的"鲁迅大撤退"讨论热,其实是公众对之前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告别鲁迅"看法的集中表达,更深层次上则反映了特定群体对当代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不同认识。其中中学教育界的"...
关键词:鲁迅大撤退 告别革命 人文性 语文性 
自我历史的遮蔽与重叙——鲁迅为何否定《鲁迅在广东》被引量:8
《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第7期15-26,共12页邱焕星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鲁迅与国民革命"(编号11YJC751061);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研究范式的嬗变研究"(编号13ZWB006)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关于鲁迅初到广东的情况和心态,因为保留下来的直接资料很少,基本依据的是他本人在《通信(致李小峰)》、《答有恒先生》、《怎么写》、《在钟楼上》、《通信(并Y来信)》等文章中的自述,在这些文章中鲁迅重点谈了自己是如何被绑...
关键词:《鲁迅在广东》 否定 遮蔽 历史 李小峰 通信 文章 
学术史合法性的元理论探讨被引量:1
《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3期132-137,共6页邱焕星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鲁迅与国民革命"(编号11YJC751061);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研究范式的嬗变研究"(编号13ZWB006)的阶段性成果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理念下的传统学术史研究,局限于内部的研究史梳理,而强调研究主体性的范式理论,提供了学术史合法性的元理论支撑。学术史的研究的重心应该从客体转向主体,以学术共同体为中心进行知识社会学的考察,其体系包括认识论...
关键词:学术史 学术共同体 知识社会学 范式 
“鲁迅学术史”考辨被引量: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4期113-122,143,共11页邱焕星 
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研究范式的嬗变研究"(编号13ZWB006)的阶段性成果
既往的鲁迅学术史研究局限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认识,进行一种"研究综述"式的内部梳理,陷入了"以鲁迅为本体"的符合论误区,变成了一种依附性的边缘研究。而库恩对"研究共同体"的发现和对研究主体性的强调,凸显了"学术史"作为研...
关键词:鲁迅 学术史 范式 
鲁迅与三·一八惨案被引量:1
《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12期47-54,共8页邱焕星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鲁迅与国民革命"(编号11YJC751061);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研究范式的嬗变研究"(编号13ZWB006)的阶段性成果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的巨大影响,以及大量三·一八惨案的资料汇编,此事似已题无剩义,譬如朱正最新的鲁迅传记《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在第十五章“刘和珍之死”里仍然是政府屠杀、群众...
关键词:鲁迅 惨案 《记念刘和珍君》 2007年 文艺出版社 资料汇编 价值判断 朱正 
国民革命大潮中的“火老鸦”——鲁迅与厦大学潮重探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165-172,共8页邱焕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鲁迅与国民革命"(11YJC751061);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徐州师范大学语言认知科学与文化艺术学科群"阶段性成果
1927年初的厦大学潮,并非是一个普通的校内学潮。由于鲁迅不断"鼓动空气",引发了青年学生思想的激进化,在接到中山大学的聘书之后,为了从厦大脱身,鲁迅有意利用学生对校政的不满,散布自己被迫离开的消息,引发了学生的"挽留运动",而国共...
关键词:鲁迅 厦大学潮 国民革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