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昀璐

作品数:6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诊治分析胃血管球瘤结肠癌手术错义突变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肿瘤研究与临床》《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现代肿瘤医学》《中华外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结直肠癌中DPYD基因变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肿瘤研究与临床》2014年第3期206-209,共4页陶昀璐(综述) 王振军(审校) 
5-氟尿嘧啶(5-Fu)目前已成为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首选药物,80%以上的5-Fu都是由二氢嘧啶脱氢酶(DPD)代谢降解的.当编码DPD的基因即DPYD基因突变导致DPD部分或完全缺陷时,可引起5-Fu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口腔炎、手足综合征及神经毒性...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基因 DPYD 基因变异 药物疗法 
伴有三种基因突变的结肠癌一例
《中华外科杂志》2014年第3期235-236,共2页陶昀璐 王振军 
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项目
结直肠癌在国内外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于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术后辅助化疗尤为重要.而对化疗药物耐药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主要与肿瘤耐药基因突变有关.我们收治1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基因检测发现该患者...
关键词:耐药基因突变 结肠癌 直肠癌患者 术后辅助化疗 结直肠癌 化疗失败 根治性手术 多基因突变 
内括约肌切除术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研究进展被引量:13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年第12期1226-1229,共4页陶昀璐 王振军 
近年来,在保证根治性的前提下,保留肛门功能和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成为低位直肠癌治疗的重要目标。对于距离齿状线小于2cm或距肛缘5cm内的超低位直肠癌,传统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使患者承受永久性造口的痛苦,而内括约肌切除术(IS...
关键词:直肠肿瘤 超低位 内括约肌切除术 研究进展 
胃恶性血管球瘤并发急性消化道出血一例
《肿瘤研究与临床》2013年第3期214-215,共2页陶昀璐 王振军 韩加刚 魏广辉 易秉强 韦萍 
患者女,36岁,因“胃出血伴黑粪10余天”于2012年4月5日入院。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粪,量中等,1次/d,伴头晕乏力,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无恶心、呕吐.外院就诊,给予抗感染补液治疗,无好转。遂至我院急诊,
关键词:胃肿瘤 血管球瘤 胃肠出血 
胃血管球瘤43例诊治分析被引量:8
《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第5期1097-1100,共4页陶昀璐 王振军 韩加刚 韦萍 蒋镭 
目的:报道和总结胃血管球瘤诊疗经验。方法:收集近10年共43例胃血管球瘤(本院2例,文献报道41例),分析及总结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学诊断以及治疗经过和疗效。结果:胃血管球瘤多为良性肿瘤,常见症状为腹痛。少数患者以...
关键词:胃血管球瘤 辅助检查 诊断 手术 
腹膜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化学治疗后消退一例被引量:3
《中华外科杂志》2012年第9期862-863,共2页陶昀璐 王振军 易秉强 韩加刚 韦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资助项目(81141025);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9-3109)
患者女性,14岁,主因“间断性腹痛1个月”于2009年6月22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脐周钝痛,以夜间为重,屈曲下肢可以减轻疼痛。
关键词:腹膜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化学治疗 消退 2009年 间断性腹痛 减轻疼痛 患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