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永健

作品数:8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九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汉籍《文选》汉字渊源关系杜甫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学研究辑刊》《中文学术前沿》《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文选》与《白氏文集》——对东亚古代汉籍流变史的一个考察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2年第1期170-178,共9页静永健 陈翀 
对东亚汉学史研究稍有涉猎的学者都知道,《文选》与《白氏文集》,乃是促使古代东亚汉文化圈形成、各国文化水准之提高的两部最为重要的文学典籍。特别是日本的平安时期,在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大学寮之中,这两部书籍甚至还曾先后被赋予了...
关键词:学术 文化水准 机构 国家 东亚 文选 文集 大学 
日本的杜甫研究述要被引量:4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36-41,51,共7页静永健 刘维治 
该文将日本的杜甫研究划为三个时段。以大量原始资料来显示日本杜甫研究的发生、发展、壮大历程。读者可见仁见智,从不同角度归纳所得,有所感悟。如早期杜诗佳句与杜律的引进,可供版本参校外,也显露了日本学人的唯美倾向;杜甫与弥尔敦...
关键词:杜甫 德富苏峰 吉川幸次郎 黑川洋一 
汉籍初传日本与“马”之渊源关系考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36-43,共8页静永健 陈翀 
汉字和汉籍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传入日本的?日本的先民们又为什么要主动去吸收这些在生活中并无多大实际作用的深奥的汉文化思想?这是过去东亚汉文化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却又未被深入研究的问题。从汉籍与"马"的传承关系出发对日中两国...
关键词:汉字 汉籍 《相马经》 菟道稚郎子 《文选》 
汉籍初传日本与马之渊源关系考被引量: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75-81,共7页静永健 
古代日本何时开始自觉地去学习汉文化和汉字?日本古文献《古事记》与《日本书纪》中两则记录马与汉籍的故事,为我们还原了汉文化圈形成的一个基本模式——汉文化之早期传播往往是与实用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实用汉文典...
关键词:古代日本 汉文化 汉字 《相马经》 菟道稚郎子 汉文化圈 
日本旧钞本《白氏文集》校勘方法被引量:2
《中文学术前沿》2010年第1期63-70,共8页静永健 陈翀 
《白氏文集》是日本平安时代以来传统文化衍生的一个重要渊源,是一部象征独占文化资源、保持政权尊严的重要典籍,因而日本千百年来对《白氏文集》的校勘也就接连不断,其校勘方式与日本学者使用'训读'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方法密切相关...
关键词:《白氏文集》 校勘方法 日本传统文化 
贾岛“推敲”考被引量:2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51-56,共6页静永健 刘维治 
贾岛"推敲"故事纯系后人创作。但为何选定贾,为何用"推"、"敲"二字作素材,均事出有因。
关键词:贾岛 推敲 韩愈 诗僧 
从《白氏文集》看13世纪中朝日三地文化交流被引量:3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94-98,共5页静永健 刘维治 
《白氏文集》流传朝鲜半岛与日本,白诗已成为当时跨越海域的一种文学标准。同时代的高丽王朝的李奎报与日本的藤原定家都是白诗的爱好者、研究者、传播者,因地域关系、接触版本不同,即高丽王朝是中国宋朝新开版的宋刊本,日本则是八九世...
关键词:《白氏文集》 李奎报 藤原定家 
关于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古抄残卷《白氏文集》卷六十六的文本被引量:2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84-90,共7页静永健 刘维治 
东京博物馆于1975年9月购得日本平安朝时期(807-1190)手抄唐诗墨迹一卷。经查,系《白氏文集》卷六十六的残本。从书写格式等方面看,该抄本是与白居易原抄本最相仿佛的珍贵文献,极有价值,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东京 文本 馆藏 书写格式 博物馆 白居易 唐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