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

作品数:21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移民狩猎文化牧区青海蒙古族古代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民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宗教文化》《青海民族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草原丝绸之路沿线民族狩猎文化研究——基于俄(苏)学者的考察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24年第5期148-156,共9页僧格 路转红 
国家社科科学基金项目“草原丝绸之路沿线民族狩猎文化遗产研究”(编号:19BMZ041)。
狩猎文化是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狩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俄(苏)学者从19世纪开始对草原丝绸之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西伯利亚、远东以及中国黑龙江流域沿线各民族的狩猎文化及其分布、历史与现状、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及生产工具和生活...
关键词:草原丝绸之路民族 狩猎文化 俄(苏)学者 
神话演变与民族文化交融研究——以西王母神话为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92-101,共10页僧格 路转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草原丝绸之路沿线民族狩猎文化遗产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9BMZ041)。
神话是上古时期的人们用幻想形式观照和反映客观世界的产物,神话的演变往往与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有关。发轫于昆仑山脉的西王母神话起初代表的是羌戎部族的文化记忆,随着羌戎与中原民族交往的加深,其主人公西王母的形象发生改变。西...
关键词:西王母神话 民族文化交融 和谐共生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复兴的价值研究——以甘肃榆中城关村重建“铁芯子”社火队为个案
《民艺》2023年第4期125-128,共4页路转红 僧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日常生活的智慧结晶与诗性表达,反映着民众的需求与情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文化不断向乡村侵入,乡村人才大量向城市流动,乡村呈现式微状态,扎根于乡土的乡村非遗也随之“凋敝”。然而乡村振...
关键词: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 铁芯子社火 
“福”字图像中的民俗事项和文化心理被引量:1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34-41,共8页僧格 路转红 
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基金“草原丝绸之路沿线民族狩猎文化遗产调查研究”(项目主持人:僧格,项目编号:19BMZ041);2020年西北民族大学校级科研团队“西北与中亚民俗学教学研究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
作为吉祥图像的“福”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最吉祥的一个字,然而简单的一个“福”字并不能称之为图像。当诸多民俗事项与人们千百年来共同的“求吉”“求福”愿景附着在这个字上以后,“福”字便俨然具有了象征的含义,成为表现抽象概念...
关键词: 吉祥图像 汉字崇拜 文化心理 
移民与杜尔伯特蒙汉民族的互相依存型经济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年第3期94-98,共5页僧格 李柏桐 
移民为民族地区带来了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上的变迁,牧业与农业生计方式分别是两个民族的核心文化,两者从产生联系到互相依存的过程正是蒙汉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关系形成的反映。杜尔伯特蒙古族的游牧经济对于农耕社会的劳动产品有着天...
关键词:民族经济 民族依存关系 移民 杜尔伯特蒙古族 
历史与文化比较视野下的区域民族志--读南文渊《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
《西北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228-231,共4页僧格 王彦龙 
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青海祁连蒙古族传统节日研究”(项目编号:Yxm 20180008)的阶段性成果
南文渊的《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一书,以青海湖东北隅草原和硕特蒙古群科札萨旗等四旗的历史活动为线索,记载了17世纪初到20世纪青海蒙古族的社会和文化变迁过程。从比较研究和文化变迁的角度探讨了青海蒙古族民族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青海蒙古族 历史活动 民族文化 比较视野 可可 民族志 变迁过程 20世纪 
“安答”与蒙古古代社会
《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63-66,共4页僧格 
作为蒙古古代社会好汉联盟而出现的"安答",曾为巩固和加强氏族内外同盟、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相关历史文献和民间民俗资料,解释"安答"这一词,并结合蒙古古代狩猎社会,探讨了其产生与内涵演变。
关键词:安答 蒙古古代社会 誓言 
鹿石与蒙古人的鹿崇拜文化被引量:1
《世界宗教文化》2014年第6期90-94,共5页僧格 
鹿石虽然遍及亚欧草原,但是主要分布于蒙古高原,因此有些学者也将鹿石称为"蒙古鹿石"。这一典型的古代文化遗迹,体现着早期草原森林居民特有的文化精神和生活气质。论文通过对雕刻有鹿纹的典型鹿石——蒙古鹿石的起源、特点及艺术传承...
关键词:蒙古鹿石 蒙古高原 鹿崇拜 古代狩猎文化 
社会文化变迁中的青海蒙古族民俗文化研究概述被引量:1
《西部蒙古论坛》2014年第2期43-47,127,共7页塔娜 僧格 
蒙古人自13世纪20年代进入青海,经历了700多年的历史。青海蒙古人的民俗,虽然保留着古代蒙古人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的精髓部分,但是今天看到的青海蒙古民俗,不但与蒙古国和内蒙古蒙古人有所不同,与新疆蒙古人也有差别,因而形成了独特的...
关键词:青海蒙古 民俗文化 研究综述 
关于西北牧区生态移民研究现状的反思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66-68,共3页高斐 僧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牧区生态移民生产生活安置与社会稳定关系研究--以甘肃;内蒙古生态移民社区为例"(项目批准号:11BMZ059)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移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在我国西部地区实施以来,受到了来自各学科的广泛关注,早期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移民的概念、成因、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方面。近几年来,有学者开始从国家——社会、社区视角展开微观层面的研究。...
关键词:生态移民 研究现状 反思性研究 评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