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峰

作品数:33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厉鹗诗坛清代诗学思想事迹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唐代文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乾嘉时期的伊犁诗坛被引量:8
《文学评论》2018年第5期130-138,共9页吴华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西域幕府文人群研究"(14CZW03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科研究基地招标项目"丝绸之路与历史文献"(XJEDU040216A01)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乾嘉年间政治军事局势的稳定,西域地区逐渐孕育出一个与内地遥相呼应的伊犁诗坛。以伊犁将军为首的驻镇官员和遣戍废员共同推动了其产生发展。伊犁诗坛具有人员流动性和连续性、诗学活动密集性及交游网络复杂性的主要特征。酬赠唱...
关键词:清代 乾嘉时期 伊犁诗坛 
张广埏与《万里游草》研究被引量:1
《西域研究》2018年第3期105-112,共8页周燕玲 吴华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代西域幕府文人群研究"(14CZW034);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中心招标项目"丝绸之路与历史文献"(XJEDU040216A01)成果之一
道光年间张广埏以僚属身份随将军玉麟赴伊犁惠远。在为时两年多的游幕生涯里,他体会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经历。前期是平静悠闲的幕僚生活,后期是浩罕国挟持玉素普入寇南疆以后动荡而紧张的战争体验。他将西行见闻著成《万里游草》两卷,详...
关键词:张广埏 《万里游草》 伊犁 幕府 玉素普之乱 
《异域传闻录》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10-15,共6页吴华峰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项目"<回疆志>整理与研究"(146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科基地标项目"丝绸之路与历史文献"(XJEDU040216A01)成果之一
乾隆时期抄本《新疆回部志》卷末附有《异域传闻录》一卷,为乾隆四十三年驻防喀什噶尔的官员五诚额所著。它与《新疆回部志》本是独立的两部著作,却因附录在《新疆回部志》之后而长期被视作一书。《异域传闻录》以地域为单位,记载了清...
关键词:《异域传闻录》 流传 作者 价值 局限 
《回疆志》初纂本考被引量:3
《文献》2018年第1期99-108,共10页吴华峰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项目"<回疆志>整理与研究"(146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科基地重大招标项目"丝绸之路与历史文献"(XJEDU040216A01)成果之一
《回疆志》是现存清代最早关于西域南疆的方志,它的成书经历了永贵、固世衡初纂,苏尔德增纂,达福补订三个阶段,各有抄本传世。增纂本与补订本较为常见且使用最广,初纂本则长久以来为人忽视。清人李文田曾推测《西域地理图说》即《回疆...
关键词:《西域地理图说》 《回疆志》 初纂本 
厉鹗诗歌“于新城、长水之后别续一灯”的诗史内涵与意义
《文学评论丛刊》2017年第1期76-87,共12页吴华峰 
'于新城、长水之后别续一灯'是对厉鹗诗学地位的重要评价。然而结合整个诗坛环境的影响,可以发现厉鹗并未完全脱离与新城、长水的联系。厉鹗的诗歌理论在某些程度上与王渔洋'神韵'说有契合之处,他尤其以自己'尚清'的创作实践为'神韵'诗...
关键词:厉鹗 诗歌 别续一灯 内涵 诗史意义 
“朝野离立”背景下的诗学论争:沈德潜与厉鹗关系辨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65-69,共5页吴华峰 
沈德潜与厉鹗是雍乾时期在朝诗人与在野诗人的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清代诗史中"朝野离立"诗学特点的典型。沈德潜与厉鹗于雍正九年共入《西湖志》志局时相识,彼时二人诗学观虽有分歧,但相处融洽。随着乾隆年间沈德潜地位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朝野离立 厉鹗 沈德潜 诗学论争 
唐道西域著述考辨被引量:3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35-39,共5页周燕玲 吴华峰 
乾嘉年间的文人唐道曾在伊犁生活三年,著有《西陲纪游》与《伊犁纪事诗》,分别记述了他由京城至伊犁的路途经历及在伊犁的所闻所见。实际上,这些使唐道留名后世的著作,乃抄袭同时期遣戍文人王大枢的《西征录》与庄肇奎相关诗作而来。尽...
关键词:唐道 西陲纪游 伊犁纪事诗 考辨 
杜甫“花门诗”小议被引量:1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2期21-29,共9页吴华峰 
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歌与西域历史地理关系研究"(XJNUBS1419)成果之一
杜甫喜欢在诗歌中使用"花门"这一意象。"花门"意象源自于唐代"花门山"与"花门山堡"这两个历史地理概念,在杜甫之前,有过出塞及西北生活经验的岑参最早将"花门"作为诗歌意象运用在创作中,即指"花门山"与"花门山堡"。杜甫受到岑参的启发,...
关键词:杜甫 花门 回纥 
厉鹗在雍乾诗坛地位管窥——以《移居》诗四首唱和为中心被引量:2
《中国韵文学刊》2016年第1期50-56,共7页吴华峰 
厉鹗的《移居》诗四首成不久即引发一次历时性的唱和高潮,这些诗作在追步原作的基础上融入一己之思,丰富了移居主题的内容。从文化内涵考量,《移居》诗唱和包涵着追慕先贤移居范式的高隐情结。从实际意义观察,《移居》诗唱和促使诗人提...
关键词:厉鹗 雍乾诗坛 地位 《移居》四首 
道光年间乌鲁木齐“定舫诗社”钩沉被引量:2
《西域研究》2015年第3期125-130,共6页吴华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代西域幕府文人群体研究"(项目编号:14CZW034);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清代江浙文人西域诗文研究"(项目编号:11XJJC751002)成果之一
道光年间的乌鲁木齐,驻镇官员和遣戍文人们共同成立了"定舫诗社",这是有清一代西域地区首个具体可考的诗学社团。"定舫诗社"有固定的成员、固定的组织与诗课活动,还常以成员群体为单位雅集赋诗。诗社不仅展现出边塞文人的生活风貌,成为...
关键词:乌鲁木齐 定舫诗社 西域诗 黄濬 成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