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华

作品数:7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科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人为灾害城市遥感湿地资源植被群落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灾害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上海市湿地资源调查中的遥感技术应用被引量:11
《国土资源遥感》2001年第3期25-29,40,共6页方全兴 孙振华 
应用遥感图像进行湿地资源调查 ,查明了上海市湿地类型、分布及面积 ,搞清了湿地植物群落分布和分带、与植被群落分带相关的微地貌分带 ,受保护珍稀鸟类生态位分带和底栖动物分带 ;应用不同时相遥感图像调查了湿地微地貌的变迁 ,研究了...
关键词:遥感 植被群落 上海市 湿地资源 
上海城市陆上运输化学灾祸评价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灾害学》1998年第3期84-88,共5页吴国清 孙振华 方全兴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966906062
通过分析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化学危险品陆上运输规律,确定了10条重点路段和二个重点渡口,并对其进行了灾祸评价,提出了上海城市化学危险品陆上运输安全对策.
关键词:化学危险品 化学灾祸 上海 陆上运输 火灾 
上海城市人为灾害与复合生态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3期64-71,共8页孙振华 
城市人为灾害是个灰色系统.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上海城市人为灾害及其高发区与复合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作灰色关联分析和加权关联分析.结论表明:城市人口文化素质对人为灾害影响程度最大,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次之,再依次有影响程...
关键词:城市人为灾害 复合生态环境因子 灰色关联分析 
上海中山环路沿圈复合生态评价及防灾减灾优化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第8期48-54,共7页孙振华 陈培翼 
上海中山环路沿圈是城市灾害的高发区.城市综合灾害的诱发和灾损后果与城市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等因素的背景条件有控制制约相关关系.为防灾减灾目的,应用模糊矩阵数学方法对中山环路沿圈的12个统计小区,选用13个相关...
关键词:城市复合生态 模糊矩阵评价 防灾减灾 生态优化 
上海市人为灾害的灰色数列和拓扑预测被引量: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4期70-76,共7页孙振华 
人为灾害的原始数列是灰色系统,应用灰色数列预测GM(1,1)模型,导出该数列的响应函数,对上海城郊结合部的沪闵路的交通事故作出预测,并对预测模型做了检验,检验精度为1级.在原始数列摆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对南京东路沿线...
关键词:人为灾害 GM(1.1)模型 拓扑预测 
上海城市人为灾害的灰色预测被引量:7
《灾害学》1996年第2期19-22,共4页孙振华 
应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导出其响应函数,对上海市的火灾发灾频次作了实例预测。然后对预测模型作了检验,预测精度是2级,检验结论符合要求。对城市人为灾害的灰色预测,为防灾减灾的决策部署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城市 人为灾害 灰色预测 灰色模型 
上海城市人为灾害的灾变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灾害学》1996年第1期54-58,共5页孙振华 
城市人为灾害灾变动力机制在认识上有两个层次:表征机制和内在机制。本文以研究内在机制为目标,阐明城市复合生态位位势、城市界面论、城市奇异吸引源、城市增熵等4个方面的人为灾害灾变动力机制,并指出了这些研究结论的意义。
关键词:灾变动力学 人为灾害 上海 城市灾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