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奇

作品数:15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诗意意境柏拉图激起模仿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界》《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文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性伦理视域下的荷马史诗和古希腊三大悲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367-372,共6页孙淑奇 李涛 
依据马克思主义和现代伦理学观念,以两性伦理为视角,探析《荷马史诗》和三大悲剧所蕴含的古希腊不同历史时期的两性关系及其思想,并对其发展变化做出逻辑性梳理,进而阐释古希腊叙事从"整体摹仿"向"个体摹写"的发展过程,凸显在不同两性...
关键词:两性伦理 整体摹仿 个体摹写 
“狂人”之于拜伦——论鲁迅启蒙叙事中的“忧患”意识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7-31,35,共6页孙淑奇 李涛 
"启蒙"是鲁迅进行文艺创作的主要目的。《狂人日记》作为鲁迅现代启蒙叙事的"开始",塑造了一个具有中国"五四"时代特征的"摩罗"形象。继而鲁迅笔下出现了若干已经觉醒的"民元知识分子",这些人物形象蕴含着鲁迅对人生、社会、时代、革命...
关键词:摩罗 零余人 猛士 战士 革命者 启蒙 悖谬 
男性“主体价值观念”演变中的女性形象——从五四到1990年代文学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10-16,共7页孙淑奇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项目编号:L13DZW018);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辽宁网络小说发展现状研究"(项目编号:L14BZW004)
自1917年文学革命起,以西学东渐为背景开始的现代文学创作,随着男性主体价值观念的转变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在叙事层面悄然发生变化,出现了各具象征含义和符号意义的女性形象。在现代文学30年创作历程中,女性形象几乎都受到作家主体尤其...
关键词:文学创作 男性主体价值观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林雪的诗歌世界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7-21,共5页孙淑奇 刘广远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项目编号:L13DZW018)的阶段性成果;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项目"地域文化与20世纪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lslktwx-06)的阶段性成果
林雪是东北地区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歌温婉而又不失深度。《大地葵花》是林雪2006年出版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向读者呈现了一个诗人以诗人立场或者诗人身份构筑的诗意世界,融注了诗人对生存、死亡、历史、现实的多重思考。
关键词:诗人身份 诗意伦理 诗性场域 
对纯洁的怀念与渴望——阅读《手稿消逝的年代》兼对区域文学批评的思考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31-33,共3页孙淑奇 
2012年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现代文学语言的文化症候研究"(W2012152)阶段成果
纯洁代表着其中一种意味——干净。外表干净给人清新爽利的感觉。精神干净在这个感官欲望泛滥甚至已经被审美化的年代,几乎变为一种挣扎的状态。所以,精神干净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一种高境界。
关键词:秦朝辉 区域文学批评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记忆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7X期40-40,共1页孙淑奇 
当代女作家迟子建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提笔写下《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每一个字,描述我国东北部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昔日大兴安岭中这只游牧民族的繁荣与辉煌在相待文明的冲击下逐渐式微,最终在人类的侵扰下被动的走入现代...
关键词:迟子建 悲天悯人 现代文明 萨满文化 
周作人的贡献
《神州》2014年第11期17-17,共1页孙淑奇 
伴随着神秘传说出生的周作人以“落寞”为其人生画上了句号,然而其留在文学世界里的功绩却是不容抹煞的。“人的文学”的倡导,开启了新文学对于“人道主义”的关注和探讨;杂文小品的尝试使得古已有之的文体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儿童文学与...
关键词:周作人 人的文学 人道主义 儿童本位 
对汉语言师范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98-99,125,共3页孙淑奇 
2011年辽宁省高教学会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汉语言文学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GHYB110174)阶段成果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为师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修养,还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艺术。所以,对教师的培养,一是要有"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博学教育,二是要有积极向上的教育情趣、卓越的语言艺术、高尚的课堂情操的培养,达到课...
关键词:科研能力 科研意识 职业化 
《伤逝》文化分裂症候分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33-35,共3页孙淑奇 
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把较早接受西方文明思想的知识分子放在那个仍然被封建传统文化冰封的社会环境中,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进行冷静的思考,并加以灵魂的拷问,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因文化分裂而导致的审美和日常生活相悖谬的...
关键词:文化分裂 症候 精神病态 
意境作为一种文学体验形态之探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9-20,共2页孙淑奇 
"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体验特征。意境是我国古典文学批评特有的术语。它是我国古代艺术审美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意境融有限与无限、虚与实、情与景等几个对立的范畴为一体,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特有...
关键词:意境 体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