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芬

作品数:12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思想生态批评城市卡尔维诺《舌尖上的中国》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文艺争鸣》《山东社会科学》《电影新作》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阿诺德·伯林特的环境美学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被引量:2
《中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82-84,共3页岳芬 
江苏省2015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ZZ15-0340)
在当代众多的环境美学家中,阿诺德·伯林特是最为关注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和生态智慧的学者之一。他试图在东方智慧中寻求某种路径来解决西方环境美学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环境美学遭遇悖论时,由东方生态智慧拓展环境美学的视野,重新建构自...
关键词:阿诺德·伯林特 环境美学 生态思想 中国园林 
八十年代的文学梦和思想潮——评《梦里潮音》及其文学史价值
《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S1期497-498,共2页常如瑜 岳芬 
江苏省2015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KYZZ15_0340)的部分成果
鲁枢元先生一曲《梦里潮音》为读者送来三十年前的记忆、诗与思想,这本日记合集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梦的回顾,是对八十年代思想潮的再现。《梦里潮音》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八十年代的文学史,抒写了文学、思想以及文人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
关键词:鲁枢元 《梦里潮音》 八十年代 
多多和“麦”——试析多多诗歌中“麦”的意象
《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S2期443-444,共2页常如瑜 岳芬 
江苏省2015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ZZ15_0340)
作为纽斯塔特文学大奖的获得者,多多以其诗歌闻名于世。他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其中以"麦"这一意象出现的频次最高。对"麦"的阐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多多的诗歌及其文学创作精神。他用诗歌为阅读者提供某种精神的平衡:用伤痛来抚...
关键词:多多 诗歌 意象  
城市与自然——论卡尔维诺作品中的建设性后现代生态观
《中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87-91,共5页岳芬 
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作品以生动的形式展现了人类从现代走向后现代的精神历程。在他的小说中,城市既是重要的元素和组成部分,也承载了作家的精神旨归。卡尔维诺对城市以及居住于城市中的人的描绘,在思想上为新的文学批评范式提供了重要...
关键词:伊塔洛·卡尔维诺 建设性后现代生态观 城市 自然 
略论西方现代小说中的“场所”及其生态意义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79-83,共5页岳芬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ZD012)
小说家对场所的思考始于18世纪,在大部分西方现代小说作品中,场所是隐性的,它是故事的背景,用于证明人物存在的真实性,并为故事奠定情感基础。在20世纪之后,场所被赋予新的内涵,它的内容也得到迅速拓展,场所不再是小说的边界,而是作品...
关键词:场所 自然 环境伦理 生态批评 
约翰·罗斯金与朱光潜美学观念的分歧
《文艺争鸣》2015年第4期109-114,共6页岳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4FWW005)
身为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的成就跨越了艺术、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其观念对列夫·托尔斯泰、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以及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等人...
关键词:美学观念 罗斯金 朱光潜 约翰 艺术理论家 分歧 十九世纪 托尔斯泰 
荒诞剧的人物性格及其意义——浅析《等待戈多》对《诗学》的继承和超越
《戏剧之家》2015年第8期43-44,共2页岳芬 
贝克特的荒诞剧《等待戈多》成功地塑造了超越于亚里士多德及其《诗学》中所描绘的传统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成为内在于性格的、在潜意识层面上得以实施的表现方式。善与恶的单向度传统的表现方式被存在的自我否定所取代,永恒的、持久不...
关键词:《等待戈多》 《诗学》 荒诞剧 人物性格 
论《雪国列车》的生态主题及其三重场域
《电影新作》2014年第6期114-118,共5页岳芬 
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Hjsk2013-18)
《雪国列车》(又称《末日列车》)是2013年生态电影的代表作,影片缠绕着痛苦、绝望、挣扎、死亡等复杂的情感,交织着"压迫——反抗"的社会模式以及存在的荒诞体验。整部影片可以看作是一个由三重嵌套的圈环组成的系统:即社会场域、自然...
关键词:《雪国列车》 社会场域 自然场域 精神场域 
生态电影的批评空间被引量:5
《电影新作》2013年第4期27-31,共5页常如瑜 岳芬 
海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荣格生态文艺学及其对海南民俗文化的意义"系列成果;项目编号:HNSK(JD)13-72
在整个20世纪,电影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不得不面对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大变迁时代,开始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和社会义务。随着生态危机的不断出现,生态电影成为传统文学艺术之外又一种关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创作形式,而随着生态批评运动的兴起...
关键词:生态电影 生态批评 生态纪 生态职责 
镜头中的生态精神——《舌尖上的中国》生态思想探析被引量:7
《电影新作》2012年第4期49-54,共6页常如瑜 岳芬 
海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qnjj1038)
《舌尖上的中国》是2012年最热议的电影系列片之一,它不仅为日益发展壮大的中国电影市场、尤其是纪录片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而且还在精妙的叙述、灵活的表达以及丰富的感官呈现之外,引入了大量的生态思想。影片向观众展示了这样的内蕴:"...
关键词:纪录片 生态思想 《舌尖上的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