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培磊

作品数:43被引量:4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廊坊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元代官方史学中国史学史史学思想明代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年时代》《走进孔子(中英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代官方史学中的蒙汉融合被引量:1
《河北学刊》2024年第5期58-66,共9页时培磊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新编中国史学史”(23VLS022);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重大学术文化工程《(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中国史学史卷。
元代实行蒙汉两重修史体制,在官方修史活动中呈现为多民族史官共同参与的局面,其中蒙古人占据领导地位,汉人则凭借修史才能发挥了主体作用,多方合力推动了元代官方史学的发展。在集体修史过程中,各民族史家之间有着多方面的互动交流,在...
关键词:元代 官方史学 民族特色 蒙汉融合 
元朝官方修史对地方史料的征集
《史学史研究》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时培磊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新编中国史学史”(项目编号:23VLS022)阶段性成果。
元朝延续中原王朝修史传统,加强官方史学建设,纂修了大量史书典籍。在实录、正史和一统志的纂修过程中,朝廷不仅广泛招揽修史人才,而且从地方上大量征集史料,逐渐形成了制度化的采纂体系。这些做法保障了官修史书的成书质量,加强了官方...
关键词:元代 官方修史 史料征集 修史传统 
新文科背景下对地方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03-108,共6页时培磊 侯德仁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历史学一流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20GJJG264)阶段性成果。
在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要以师范专业认证为抓手,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着力培养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新文科和新师范要同步建设,不断推进教育方式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加快一流师范专业发展步伐,构建...
关键词:新文科 历史学 新师范 人才培养 
地方师范类高校卓越历史教师培养的思考
《生活教育》2022年第27期38-40,9,共4页程彩萍 时培磊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历史学一流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GJJG264);廊坊师范学院校级教改课题重点项目“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卓越历史学师范人才全面素养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K2019-14)的研究成果。
地方师范类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使命,而卓越教师的培养需要以本专业建设为基础,其中一流本科专业在教学理念、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各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地方高校 师范 一流本科专业 卓越历史教师 
《晚清<尚书>学研究》评介
《走进孔子》2022年第3期105-106,共2页时培磊 
《尚书》是清代经学研究的热点。在清代前中期,阎若璩、江声、段玉裁、孙星衍等人以考据学方法治《尚书》,取得了重大成绩。自嘉、道以降,随着世运时风的变化,《尚书》学又有了新的内容,呈现出新的特色。虽然不如前中期一般名家辈出、...
关键词:清代前中期 《尚书》 名家辈出 阎若璩 孙星衍 考据学 段玉裁 
传承与创新:近百年来《元典章》的整理与研究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02-108,共7页时培磊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CZS053)。
《元典章》是由元代法律文书汇编而成的一部典籍,对于元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近百年来,陈垣等人先后投入到《元典章》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中,在沈刻本校补、元刻本点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元典章》的编纂、内容、特点、价值等...
关键词:《元典章》 陈垣 汉学 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学科的研究趋势与发展走向——以近十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为视角被引量:1
《史学理论研究》2021年第2期114-123,159-160,共12页时培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蒙汉二元体制下的元代官方史学研究”(项目编号:17CZS05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和深化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近10年(2010—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史学史的立项项目,可以发现该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问题意识,并创新...
关键词:中国史学史 国家社科基金 时代特征 团队合作 
《明实录》地方采纂考论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0年第10期23-28,51,共7页纪海龙 时培磊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文化视域下的‘明实录’纂修研究”(项目批准号:HB19LS00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地方采纂是明朝官方纂修实录期间实行的一项史料征集制度,在国史编纂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该制度引发的史学批评与省思,实为明代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时人对于编纂理想《明实录》的期待。地方采纂不仅关乎实录成书质量,...
关键词:《明实录》 地方采纂 省思 互动 
中国古代史学“国可灭,史不可灭”理念探析被引量: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47-54,共8页时培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ZS053)
"国可灭,史不可灭"理念产生于宋元之际,其形成既与传统史学观念的积淀有关,又与少数民族政权史学意识的增强密不可分。从逻辑上观察,该理念所强调的是:无论什么样的"国",其史籍、史事也不可灭,树立了无条件存史的信念。这种理念进一步...
关键词:史不可灭 史学理念 文化认同 史学价值 
《明孝宗实录》编纂思想探析
《史学史研究》2020年第1期23-31,共9页时培磊 程彩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孝宗实录》研究”(项目编号:17FZS011)阶段性成果。
《明孝宗实录》是明朝中期纂修的一部重要官修史书,其编纂方式带有资料汇编的性质。该书在诏令、奏疏的收录和人物传记的撰写及评论等方面都体现了直书实录的编纂思想,而且还首次专设"稽考参对"官以保证纂修质量。孝宗皇帝被誉为"中兴圣...
关键词:《明孝宗实录》 编纂思想 直书实录 以史资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