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晓蓉

作品数:8被引量:4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甘蓝型春油菜春油菜杂交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植物生理学报》《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种业》《西北农业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基因遗传分析与初定位
《植物生理学报》2024年第2期353-362,共10页谢立人 星晓蓉 李开祥 杜德志 
青海省帅才科学家负责制项目(2022-NK-170)。
自交不亲和性是利用油菜(Brassica sp.)杂种优势的途径之一。自交不亲和系杂种有诸如没有不育胞质存在的负效应、恢复源广泛、可获得高质量F1代种子等优点,因此研究调控自交不亲和性的基因对利用油菜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以甘白(甘蓝...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自交不亲和性 遗传规律分析 初步定位 分子标记 
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种间杂种遗传分析被引量:6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年第4期715-722,共8页牛妍 赵志刚 余青兰 星晓蓉 杜德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2011CB111508);"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5B04);青海省应用基础研究(2011-Z-701)
种间杂交是一种拓宽栽培作物遗传基础和转移优良性状的重要手段,已经广泛地用于作物品质的改良。本研究通过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和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 L.)种间杂交,将芥菜型油菜的有利性状转移到白菜型油菜中,创造新...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 种间杂交 细胞学 
甘蓝型春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及其在杂交种选育中的应用被引量:1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4期5-9,共5页星晓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0BAD01B03)
以双低甘蓝型春油菜品系及其杂交F1为供体材料,对提高小孢子培养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花蕾大小在2.5~3.5mm时,80%以上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双核早期,并且该时期的小孢子最易诱...
关键词:甘蓝型春油菜 小孢子培养 恢复系 杂交种 
特早熟春油菜品种青杂7号的选育被引量:14
《中国种业》2011年第8期66-67,共2页徐亮 星晓蓉 赵志 姚艳梅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CARS-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D8B01)
我国春油菜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内蒙和黑龙江等省区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的地区,常年种植面积约为73万hm^2。20世纪末,白菜型油菜种植面积占60%左右,其产量低、品质差(高芥酸、高硫甙)。当时的甘蓝型油菜还不能在...
关键词:特早熟 油菜品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白菜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 选育 种植面积 高产优质 
白菜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成胚率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被引量:9
《西北农业学报》2011年第7期94-97,117,共5页星晓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0BAD01B03)
以白菜型油菜为供试材料进行小孢子培养研究。通过对影响其成胚和成苗等因素的研究发现,产胚率受不同基因型的影响,差异较大;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花蕾大小为2.0~3.0 mm,80%以上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双核早期,并...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 小孢子培养 基因型 花蕾形态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及其单倍体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种业》2011年第2期20-22,共3页星晓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0BAD01B03)
油菜小孢子培养已经成为油菜育种和生物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影响小孢子成胚和成苗的因素较多,低诱导频率及成苗率严重限制了该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为了全面了解小孢子胚状体发生能力及影响再生体系的各项因素,掌握该技术的研究动...
关键词: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DH系 
春性甘蓝型油菜几个细胞质雄性不育DH恢复系配合力分析被引量:5
《西北农业学报》2009年第5期146-149,共4页星晓蓉 杜德志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油菜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64B03)
春性甘蓝型油菜3个不育系与小孢子培养获得的10个DH恢复系,按3×10 NCⅡ双列杂交法组配成30个杂交组合,分析了8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恢复系E-3、E-5、E-10、E-16在4个产量性状上具有较高的配合力,其中E-10的一般配合力和...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小孢子培养 DH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春性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被引量:5
《西北农业学报》2007年第1期114-118,共5页星晓蓉 杜德志 李秀萍 
国家863项目(高产双低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选育)
对一批春性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杂种F1及其亲本进行小孢子培养的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基因型)出胚率差异比较大,2006年22份材料(基因型)中有21份出胚,其中40.91%的材料每蕾出胚数在5个以上,31.82%的材料每蕾出胚数在10个以上;杂交...
关键词:春性甘蓝型油菜 小孢子培养 出胚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