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扬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传统文化传奇沉潜延宕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教育》《长江丛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乔叶:“柔韧”的本色写作
《长江丛刊》2016年第19期39-40,共2页李一扬 
乔叶,河南修武县人,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河南文坛誉为"中原大地上的紫色牡丹"。乔叶最早以散文名世。1993年,在《中国青年报》副刊上发表散文处女作《别同情我》;1994-1995年,《青年月刊》杂志开辟了"乔叶绿荫下"散文专栏,乔叶...
关键词:乔叶 河南修武县 创作转型 小说叙事 《中国作家》 叙事立场 中国青年报 中原大地 庄重文文学奖 新写实主义 
《新青年》与早期白话新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36-45,共10页方长安 黄艳灵 王立扬 郑艳明 徐文泰 高欣 葛思思 周紫薇 宋雨蔚 李译闻 马敏 李一扬 陈妮 丁乐 袁婷 
主持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方长安教授参与者:武汉大学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班王立扬、郑艳明、黄艳灵、徐文泰、高欣、葛思思、周紫薇、宋雨蔚、李译闻、马敏、李一扬、陈妮、丁乐、袁婷等整理者:黄艳灵方长安:大家好,上次课谈到...
关键词:《新青年》 白话新诗 中国现当代文学 早期 “五四”时期 武汉大学 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 
走向沉潜:伊沙的“本城写作”
《文学教育》2016年第5期58-59,共2页李一扬 
伊沙是90年代口语诗的先锋代表,但自90年代后期以来,这种"先锋性"的光芒实际上逐渐收敛。相应的,伊沙的诗歌创作走向"沉潜",于文本中展现具有个人化特色的"本城"意识,以富有"男子汉"承担感的"壮年写作"状态楔入生活,获得以诗歌形式凸显...
关键词:伊沙 口语诗 本城意识 壮年写作 
新时期以来武汉地区大学生校园诗歌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摇篮》诗歌为例
《文学教育》2014年第3期114-117,共4页李一扬 
自新诗诞生以来,大学校园就成为大学生诗歌创作的试验场和根据地,当代文学进入新时期后,更是酝酿出轰动一时的大学生诗歌运动,一时"大学生诗派"诗人、诗作各领风骚。武汉作为新时期以来大学生诗歌的创作"重镇"之一,为当代大学生诗歌研...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诗歌 武汉 《摇篮》 
爱斯梅拉达与卡门形象比较
《文学教育》2012年第22期13-15,共3页李一扬 
19世纪的法国文学中诞生了两位光芒四射的吉普赛女郎形象——雨果笔下的爱斯梅拉达和梅里美笔下的卡门。她们的存在如同浸染着异域风情的清风给法国文坛带来了别样的浪漫气息。为了爱情,她们都甘愿受死,但两者的形象又给读者迥然相异的...
关键词:爱斯梅拉达 卡门 吉普赛人 女性形象 比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