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鹏

作品数:9被引量:7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反硝化残余物硝化间歇曝气活性污泥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给水排水》《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环境污染与防治》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废水生物脱氮中N_2O和NO_x的产生和作用被引量:8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年第5期632-637,共6页卢培利 张代钧 李小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378094);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人司[2003]355)项目资助~~
废水生物脱氮中N2O和NOx来源于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化学反硝化等过程.电子受体和供体浓度、pH、缓冲剂类型、有机负荷、微生物种类及其相互作用等都会影响这些气态中间产物的产生.NO2能够氧化氨和强化好氧和厌氧氨氧化,NO能够阻...
关键词:废水生物脱氮 N2O NOx 影响因素 作用 
不同碳源下的间歇曝气反硝化实验研究被引量:9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年第3期48-52,共5页梁境 靳俊伟 罗峰 李小鹏 
本实验研究在序批式模式下高浓度硝酸盐的反硝化,比较用甲醇、醋酸钠和消化污泥上清液作碳源.实验发现,间歇曝气有助于提高反硝化污泥的沉降性能,而厌氧条件下,污泥的沉降性能差.污泥浓度4~5 g VSS/L下,3种碳源都能有效地进行反硝化....
关键词:反硝化 间歇曝气 消化污泥 沉降性能 序批式 污泥浓度 去除率 实验研究 上清液 亚硝酸盐 
氨氧化菌混培物在微量NO_2气氛下的氨代谢特性被引量:6
《中国环境科学》2005年第3期348-352,共5页张代钧 卢培利 李小鹏 祖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8094)
用普通活性污泥经120d富集,得到氨氧化菌混培物,氨氧化菌浓度提高300倍.在NO2/O2混合气氛下进行氨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无分子氧时,氨氧化菌能以NO2为电子受体氧化氨,并产生NO;加入氧气后,氨氧化速率明显提高,最高速率[33(mol NH4+-N/(g M...
关键词:氨氧化菌混培物 微量NO2 氨氧化 厌氧氨氧化 
普通活性污泥富集好氧氨氧化菌试验被引量:7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100-103,共4页祖波 张代钧 卢培利 张萍 李小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8094);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教人司[2003]355号)
用普通活性污泥在SBR反应器中富集好氧氨氧化菌,反应器的运行周期为 1d,瞬间进水,曝气 21. 5h,沉淀 2h,排水 0. 5h。pH控制在 7. 8~8. 3,DO控制在 0. 8~1. 2mg/L,温度控制在 30±2℃。采用人工配水,初始人工配水中NH+4 -N的浓度为 50mg/...
关键词:活性污泥 好氧氨氧化菌 富集培养 
三种垃圾填埋场单元模拟器对废物降解的对比试验被引量:20
《中国环境科学》2004年第4期474-479,共6页罗锋 陈万志 李小鹏 曹琳 范例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环保研究基金(2002-19)
在最佳pH值、水分含量和反应温度下,比较了生物模拟器(CBL)和渗滤液回灌的模拟器(LRL)及传统卫生填埋场(CSL)的模拟器的沉降率、产气率和甲烷百分比、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等有机负荷、可生化降解性、重金属浓度和特定甲烷菌活度(SMA...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垃圾填埋场 甲烷生成 甲烷产率 城市固体废物(MSW) 渗滤液循环 特定甲烷菌活度(SMA) 
氨氧化菌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被引量:10
《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第5期24-27,共4页李小鹏 张代均 曹琳 祖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8094)
 细菌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除了Nitrosococcusoceanus以外,其他所有氨氧化细菌同属于proteobacteria科β-亚纲;对氨氧化菌中氨单加氧酶(AMO)、羟胺氧化酶(HAO)和某些还原酶性质的研究表明,氨氧化菌具有多种代谢途径的能力;在天然水体、...
关键词:氨氧化菌 硝化 反硝化 
间歇曝气下高浓度硝酸氮的反硝化实验研究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年第2期158-158,共1页梁境 靳俊伟 罗峰 李小鹏 
用甲醇、醋酸钠和消化污泥上清液作碳源 ,在序批式模式下进行高浓度硝酸盐的反硝化。实验发现 ,间歇曝气有助于提高反硝化污泥的沉降性能 ,而厌氧条件下 ,污泥的沉降性能差。污泥浓度 4~ 5 g VSS/ L下 ,3种碳源都能有效地进行反硝化。...
关键词:硝酸氮 反硝化 消化污泥 上清液 碳源 序批式模式 去除率 
溶剂萃取对烟煤孔隙结构和粒度的影响被引量:18
《燃料化学学报》2004年第1期18-22,共5页张代钧 王飞 李小鹏 鲜学福 
西南资源开发与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教技司2000-170)~~
用二硫化碳 N 甲基 2 吡咯烷酮(CS2 NMP)(1∶1,V/V)混合溶剂、丙酮和吡啶对南桐烟煤逐级萃取,得到各级残余物。通过比表面积及孔快速测试仪和扫描电镜,对煤及各萃取残余物的氮气吸附行为、粒度进行测试,考察了溶剂萃取对煤的BET比表面积...
关键词: 溶剂萃取 残余物 比表面积 孔容 孔径分布 
煤及其溶剂萃取产物的氮气吸附行为被引量:12
《燃料化学学报》2003年第5期395-399,共5页王飞 张代钧 李小鹏 杨明莉 
西南资源开发与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项目(教技司2000 170) ~~
用二硫化碳-N 甲基 2 吡咯烷酮(CS2 NMP)(1∶1,V V)混合溶剂,以及丙酮和吡啶将云南褐煤和南桐烟煤逐级萃取,去除萃取溶剂后得到各级固态级分。通过ASAP2010型比表面积及孔快速测试仪,对原煤及萃取级分的氮气吸附行为进行测试,分别用BET...
关键词: 萃取级分 残余物 等温吸附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