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泉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粉末粉末冶金制取SI更多>>
发文领域: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钼业》《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退火温度对掺杂W-Re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7年第6期36-40,共5页李应泉 张清 邓朝权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3种含Re量不同的掺杂W-Re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改变了掺杂W-Re丝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电阻率、弯折性能及晶粒组织。3种含Re量不同的掺杂W-Re丝的抗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提高而降低...
关键词:退火温度 掺杂W-Re丝 钨合金 粉末冶金 
粉末及其组成与细钨粉烧结坯组织均匀性的关系被引量:1
《中国钼业》1997年第A00期8-11,共4页张小立 李应泉 殷为宏 
采用0.5μm~2.5μm的较细钨粉在1750℃烧结均能得到90%以上的烧结密度。但烧结坯组织分析表明,粉末越细,烧结坯组织均匀性越差;利用粗、细粉末进行搭配后组织均匀性改善,但若两组分粉末活性(粒度)相差过大,则导...
关键词:细钨粉烧结 组织 均匀性 粉末 
粉末搭配对钨烧结坯密度及微观组织的影响被引量:4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6年第1期33-36,共4页张小立 李应泉 殷为宏 
选用平均粒度为0.8~3.0μm的4种不同粒度钨粉进行粉末搭配研究。结果表明:当两种粉末性能相差较大时,即使其平均粒度很细,搭配粉末烧结坯[质量]密度也低,且微观组织极不均匀;当两种粉末性能相近时,搭配粉末烧结[质量...
关键词: 烧结 密度 微观组织 粉末冶金 
二氧化硅碳还原法制取Si_3N_4粉的研究被引量:1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4年第1期40-49,共10页李应泉 廖际常 邓朝权 王志 宣林杰 张仁岐 
报导了用二氧化硅碳还原氮化法制取高性能Si3N4粉的研究结果。研究了氮化温度、氮化时间、氮气流量等工艺因素对氮化产物的颜色、颗粒形状、粒度和粒度分布以及相结构的影响;分析了非晶态、SiO2、SiC产物的形成条件。结果...
关键词:二氧化硅 碳还原 氮化 氮化硅粉 
还原氮化法制取Si_3N_4粉末相的研究被引量:2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0年第1期11-16,共6页刘学辉 廖际常 张仁岐 李应泉 邓朝权 王志 宣林杰 
本文介绍了用碳还原二氧化硅氮化法制取高质量Si_3N_4粉末的工艺过程,讨论了加热温度、反应时间、氮气流速和反应物浓度及添加剂对所获得的Si_3N_4粉末相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的碳能有效地控制SiO的挥发,提高氮化速度和氮化率。添加剂...
关键词:氮化硅 粉末 还原氮化法 制取 
二氧化硅碳还原法制取氮化硅粉末取得新进展被引量:2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89年第1期78-79,共2页李应泉 
由本院开设的用二氧化硅碳还原法制取氮化硅粉末的工作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二氧化硅碳还原法就是将二氧化硅粉和碳黑的混合料在氮气流中进行氮化的一种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原料价格便宜,可获得高纯、超细、高α-β比例的氮化硅粉末。
关键词:氮化硅 粉末 二氧化硅 碳还原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