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睿

作品数:10被引量:6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丙烯乙烯痕量砷化氢挥发性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化工》《分析试验室》《分析仪器》《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烯尾气中乙腈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被引量:7
《石油化工》2016年第3期352-354,共3页赵亚婷 张颖 李思睿 黄文氢 李现忠 陈松 
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了丁二烯生产装置尾气中乙腈(ACN)和N,N-二甲基酰胺(DMF)含量的测定方法,对色谱柱初始温度进行了优化,绘制了标准曲线,并用于实际试样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色谱柱初始温度为50℃时,丁二烯尾气中各组分具有很好的...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 抽提剂 乙腈 N N-二甲基甲酰胺 丁二烯尾气 
微库仑法测定多种有机液体化工产品中的氯含量
《分析仪器》2015年第5期13-18,共6页李思睿 魏新宇 赵亚婷 陈松 张颖 黄文氢 
建立了测定多种有机液体化工产品中氯含量的微库仑法;通过实验,优化了裂解炉温度、氩气(载气)流量、二次燃烧时氧气流量、二次燃烧时间、液体进样速度等分析条件;考察了该方法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并确定了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实验结果表...
关键词:微库仑法 氯含量 有机液体化工产品 
使用GC-ICP-MS法快速测定乙烯中的痕量磷化氢被引量:7
《石化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4期350-354,共5页宋阳 张颖 魏新宇 陈松 赵亚婷 李思睿 黄文氢 
采用直接进样,研究了气相色谱(GC)的载气流量、分流比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积分时间、载气流量、RF功率对磷化氢分析灵敏度或信噪比的影响,建立了定量分析乙烯中痕量磷化氢的GC-ICP-MS方法.结果表明,GC-ICP-MS法能够有...
关键词:乙烯 磷化氢 气相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气相色谱-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分析乙烯、丙烯中的痕量一氧化碳和氢气被引量:6
《分析仪器》2014年第4期52-55,共4页李思睿 张颖 
建立了气相色谱-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GC-PDHID )测定乙烯、丙烯样品中痕量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方法。对色谱柱、柱温、进样方式等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外标法定量,在一氧化碳和氢气浓度分别为12μL/m3~390μL/m3和52μL/m3~800μL...
关键词:GC—PDHID 一氧化碳 氢气 乙烯 丙烯 
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乙烯中7种含氧化合物被引量:3
《分析试验室》2014年第6期719-721,共3页李思睿 张颖 
建立了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测定乙烯中7种微量含氧化合物的方法。对色谱柱柱温、载气流速和分流比等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外标法定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7种含氧化合物的标准曲线R2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在91.4%~119.1...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 含氧化合物 乙烯 
微库仑法分析工业用乙烯和丙烯中的微量氯被引量:4
《石油化工》2014年第6期703-706,共4页李思睿 魏新宇 张颖 
建立了一种测定工业用乙烯和丙烯中微量氯的微库仑法;优化了裂解炉温度、氩气(载气)流量、二次燃烧时氧气流量、气体进样速率和汽化装置等分析条件;考察了该方法的重复性和准确度,并确定了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实验结果表明,微库仑法适...
关键词:微库仑法 微量氯 乙烯 丙烯 分析 
GC–ICP–MS法测定丙烯中的痕量砷化氢被引量:12
《化学分析计量》2014年第3期39-42,共4页宋阳 张颖 魏新宇 陈松 赵亚婷 李思睿 黄文氢 
建立GC–ICP–MS直接进样法测定丙烯中痕量砷化氢的方法。采用GS Gaspro毛细柱进行分离,气相色谱载气流速为3.5 mL/min,分流比为6∶1,ICP–MS积分时间为0.5 s,载气流速为0.83 L/min,增敏气为含有20%(体积分数)氮气的氩气,压力为206.85 ...
关键词:GC—ICP-MS 丙烯 砷化氢 
溶剂浮选法分离富集怀牛膝中总甾酮被引量:2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8年第12期1187-1189,1192,共4页李思睿 董慧茹 
应用溶剂浮选法于怀牛膝中甾酮的分离和富集,对溶剂浮选的条件(包括浮选溶剂的选择,浮选时溶液的酸度条件,通入氮气的流速及浮选过程所需时间等)作了研究和优化,所选定的优化条件如下:①选择正丁醇作为溶剂;②浮选时溶液酸度为pH5;③通...
关键词:溶剂浮选分离 甾酮 怀牛膝 
溶剂浮选法分离富集茶叶中茶多酚的研究被引量:11
《分析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571-574,共4页李思睿 董慧茹 
采用溶剂浮选法分离富集了茶叶中的茶多酚。考察了浮选溶剂、氮气流速、试液pH及浮选时间等因素对浮选效率的影响,优选出最佳浮选条件;对最佳条件下的浮选效果进行了评价,并与溶剂萃取法进行了比对,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关键词:茶叶 茶多酚 溶剂浮选 
黄芩苷-Fe(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3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2期97-101,共5页李思睿 董慧茹 毕鹏禹 
合成了黄芩苷-Fe(Ⅱ)配合物。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合成条件,选定在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中,pH值为9,水浴温度65℃条件下进行合成。通过元素分析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确定其组成为Fe(NaL)2.5H2O,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TG...
关键词:黄芩苷 黄芩苷-Fe(Ⅱ)配合物 合成 表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