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浩

作品数:127被引量:57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史近代城市规划湖北古镇历史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建筑与环境》《建筑师》《华中建筑》《城市规划》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勒阿弗尔战后重建规划——奥古斯特·佩雷的规划遗产及其借鉴价值
《现代城市研究》2025年第2期82-88,共7页王祝根 郇伟伟 李百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3&ZD256)。
勒阿弗尔是二战结束后整体进行城市重建的历史见证,由奥古斯特·佩雷主持的战后重建规划是勒阿弗尔项目入选世界遗产的重要缘由。长期以来,国内对该项目以及奥古斯特·佩雷的城市规划实践鲜有讨论。文章对勒阿弗尔的战后重建背景与世界...
关键词:勒阿弗尔 奥古斯特·佩雷 战后重建规划 城市遗产 规划遗产 
今天的建设&明天的遗产
《城市规划》2024年第12期53-57,共5页王富海 张松 王军 周剑云 李百浩 金磊 张宇星 刘岩 
最近40余年的城市规划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间形成的重要成就也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说古代城市的规画选址、建造形制和其背后的技术、文化、制度一直是城乡历史...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 文化保护传承 遗产价值 建造形制 规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城乡 
规划遗产视角下“新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价值(1949—1965)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4年第5期12-19,共8页许皓 李百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2YJCZH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后,如何实现“封建帝都”“消费城市”向“社会主义首都”的转换是新生政权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为此,北京经历了一场规模宏大而内涵深刻的城市改建,形成了新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遗产是遗产保护领域涌现的新议题...
关键词:规划遗产 城市规划史 都城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 社会主义城市 苏联专家 
卫星城在中国——上海的大城市疏散经验(1949—1978)
《南方建筑》2024年第8期78-87,共10页许皓 李百浩 李朝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2YJCZH206):新中国早期京沪两地的城市改造及空间形态演变研究(1949—196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22QE255):基于文本定量统计的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实践形成研究(1909—1949)。
作为抑制大城市扩张的规划智慧,卫星城在诸多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成为实践卫星城理论的先驱,规划建设了第一批卫星城:闵行、吴泾、安亭、松江、嘉定。基于上海市档...
关键词:卫星城 新城 城市规划史 人口疏散 区域规划 工业布局 
城市规划助力城市转型——巴拿马城的规划史考察
《国际城市规划》2023年第6期103-112,共10页王祝根 辛国庆 李百浩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8YJCZH18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M642141)。
自16世纪初建城至今,巴拿马城经历了5个世纪的城市规划实践,完成了从殖民地城市到国家首都的历史性转变,是国际规划史研究与城市转型研究的典型范例。结合政治变革周期与运河主权演变,本文将巴拿马城的发展进程分为4个历史时期:西班牙...
关键词:规划史 城市规划 城市转型 规划实践 巴拿马城 
规划遗产:拉巴特世界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认知思考被引量:4
《城市规划》2023年第8期47-56,共10页王祝根 李百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城乡规划学演变的学科史研究”(14BZS067);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流域遗产协同保护研究”(22YSB005)资助。
鉴于规划遗产研究目前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选取拉巴特世界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基于规划史研究与文化遗产双重视角,在梳理前伊斯兰、伊斯兰、阿拉伯3个历史时代城市发展与建成遗产演变历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拉巴特法属殖民地时期的...
关键词:拉巴特世界文化遗产 建成遗产 城市遗产 规划遗产 规划文化 
健康城市治理导向的公共空间规划响应研究被引量:4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68-79,共12页王祝根 李晓蕾 李百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8YJCZH186)。
作为一种市民共同享有的基础性公共资源,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承担着服务日常生活、增进社会交往、激发社会活力和促进城市公平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职能,其背后更是映射了城市社会结构发展变迁的基础动力和深层影响,是完善城市空间治理体系不...
关键词:健康城市 城市治理 公共空间 社会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 
共和国初期首都规划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书评
《建筑师》2023年第2期125-126,共2页李百浩 
对于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而言,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重要时段,它不仅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事业的开创和奠基阶段,对当代城市规划工作具有深刻影响,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从近代向现代转型的时期,体现出近、现代城市规划文化延续和突变...
关键词:北京城市规划 现代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史 城市规划工作 学术方向 奠基阶段 文化延续 研究难度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演变脉络、规划问题及应对策略被引量:7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22年第2期1-19,共19页李百浩 李楠 
文章基于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视角,以名城保护规划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文化认知与规划史研究的协同分析方法,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发展历程,追溯了从最初的古迹、古物到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城市、历史城镇村、城...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区域—城市 一市多城 历史城市群 空间文化 
国际上规划遗产的不同概念和相应实践被引量:10
《国际城市规划》2022年第2期82-87,共6页叶亚乐 李百浩 武廷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8361)。
国际上新兴的规划遗产概念有助于加强对规划史自身价值的认知,促进历史研究与建设实践的良性互动。笔者通过分析相关文本,结合实践案例,认为当前国际研究和实践中的规划遗产概念主要从遗产保护、历史传承和社会治理三种视角提出,存在较...
关键词:规划遗产 规划智慧 规划史 规划价值 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