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

作品数:3被引量:2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回忆马丁·瓦尔泽写作小说身份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芒种》《德国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融通与交叉被引量:21
《德国研究》2016年第3期112-123,共12页李益 
上海市教育科研决策咨询项目"当代德国教育改革研究: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项目编号:JA1505)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留学基金委2015年国际教育调研访问学者项目资助
德国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两个独立的教育体系。随着近年来大学入学人数的不断增加、人口发展趋势对教育的影响以及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变化,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自身角色理解发生变化,显示出趋同和竞争的倾向,因而两者关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关系 融通 交叉 
文学作为信仰的游戏——评马丁·瓦尔泽的新作《无父之子》
《外国文学动态》2013年第3期22-24,共3页李益 
上海外国语大学重点学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XKXDY09LY
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1927-)是德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1944年参军,1946年起先后在雷根斯堡大学和蒂宾根大学学习文学、哲学和历史并获博士学位,1953年加入“四七社”,
关键词:马丁 文学 游戏 信仰 大学学习 博士学位 历史 
寻找对话——析犹太女作家露特·克吕格自传体小说《继续活着》
《芒种》2012年第22期67-68,共2页李益 
上海外国语大学重点学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XKXDY09LY)
露特·克吕格(Ruth Klüger)于1931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人家庭。童年时期她就感受到社会对犹太人的排斥,从生活的细节感受到隐约蔓延的死亡气息。1942年她和母亲一起被驱逐,先是被囚禁在特莱西恩施塔特,一年半后再次被押送至奥斯威...
关键词:犹太人 直接对话 奥斯威辛集中营 德国人 自传体小说 生存状态 恩施 文学作品 列车 德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