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以向

作品数:19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黑人文化教学课程体系教育内涵教学研究大学英语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学术探索》《人民论坛(中旬刊)》《高教探索》《青年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信息化背景下英美文学教学中人文意识的培养——评《数字化时代高校外语教学转型新路径》
《中国电化教育》2024年第3期I0010-I0010,共1页杜以向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发展空间。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互动课件、教学视频、在线作业等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
关键词:教学视频 在线作业 信息技术 英美文学教学 数字化时代 在线学习平台 高校外语教学 人文意识 
多维视角下的英语语言学研究——评《现代英语语言学的多维视角研究》被引量:2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131-131,共1页杜以向 
随着全球一体化格局的逐渐形成,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越来越频繁,人们在交流实践中愈加意识到文化融合的重要性。英语作为应用人数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世界通用语言和沟通交流工具,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 多维视角 国际文化交流 文化融合 语言学教学 世界通用语言 商贸往来 一体化格局 
农产品商标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被引量:2
《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1期144-144,共1页杜以向 
经济全球化时代,农产品的对外贸易事业发展如火如荼,取得了积极成绩。对农产品企业而言,过硬的产品质量是其在国外市场立足的根基,而有特色的外文商标,则是其利用品牌优势,发挥品牌效应,以良好的形象开拓国际市场的保证。何红华所著的...
关键词:农产品企业 品牌效应 策略建议 开拓国际市场 农产品商标 产品质量 品牌优势 理论与实践研究 
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渗透与融合——评《英美文学与教学研究》被引量:7
《高教探索》2019年第12期I0008-I0008,共1页杜以向 
随着英语教育内涵的不断丰富与拓展,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传播成为英语教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跨语言文化的交往中切实开阔了学生的语言研究与文化研究视野,并让英语教育教学逐渐成为创新性的跨文化交流渠道与平台,使得我国英语...
关键词:教育内涵 英美文学 教学研究 大学英语教育 教学课程体系 英语教育教学 渗透与融合 专业化 
《启示》的《约伯记》原型解读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第10期73-74,共2页杜以向 
《启示》是弗兰纳里·奥康纳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中特宾太太勤劳、虔诚,生活富裕,受人尊敬,因而十分自信,以为自家的猪也比很多小孩干净。一天她与人高谈阔论起自己的幸福生活时,不禁连声称赞耶稣。
关键词:《约伯记》 奥康纳 短篇小说 原型解读 《启示》 
论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必修课的必要性被引量:3
《学术探索》2012年第10期180-182,共3页杜以向 
2011年陕西科技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JG55)
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文化教学常常被师生忽视,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在英语专业中开设中国文化必修课是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复合型人才和优化课程体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专业 中国文化 必要性 
“性善论”与“原罪论”之人性超越比较
《理论导刊》2012年第8期105-106,共2页杜以向 
人性论是一切伦理的起点。中国传统文化的"性善论"和基督教的"原罪论"对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影响深远。本文对二者在善恶的概念和来源、人性超越的途径和社会教化的方式等方面异同作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并指出了两者之间可以互为补充的...
关键词:人性 “性善论” “原罪论” 人性超越 比较 
《鸡蛋的胜利》中美国梦的畸变与破灭被引量:2
《芒种》2012年第6期159-160,共2页杜以向 
舍伍德·安德森出生于美国中西部小镇的一个贫寒家庭,后到芝加哥经商,成为一名成功的油漆商人。虽然他在物质上衣食无忧,精神上却备感空虚,对只顾追求金钱的生活方式深感厌倦。有一次处理商务时,他突然毫无征兆地离开办公室出走,从此专...
关键词:美国梦 畸变 父亲 鸡蛋 工业化社会 世纪初 象征着 故事 养鸡场 中西部 
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以三部美国黑人文学作品为例
《长城》2011年第8期112-113,共2页王雪梅 杜以向 
陕西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ZX09-53)
美国黑人学者赫斯坦·A·贝克曾说过:"探究美国黑人文学的动态就是要审视经典黑人文本中一流作品的地位。拉尔夫·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和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就提供了这样的文本。"西方评论家一般都认为在《土生子》(1940)出现...
关键词:美国黑人文学 信仰 看不见的人 主人公 黑人文化 《土生子》 别格 奶娃 
言在此而意在彼——《一桶白葡萄酒》中的语义反讽
《飞天》2011年第16期55-56,共2页杜以向 
《一桶白葡萄酒》描写了一场精心设计的复仇谋杀。复仇者将自己的复仇的心情、原因、原则甚至方法等等,皆一一告知受害者却没有引起丝毫怀疑,原因就是充分利用了语义反讽的手法,使故事更加富有张力。
关键词:白葡萄酒 反讽 复仇 语义 受害者 真实意图 精心设计 故事 手法 谋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