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珊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大学生价值观高校学生价值观新媒体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与社会(下)》《青年与社会》《求知导刊》《时代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学化评定的探索与研究被引量:1
《中国培训》2017年第4期288-288,共1页杨滨旭 王焰 杜雨珊 
近年来,中国高校的资助体系逐渐完善,国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增加,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科学化评定一直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传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模式,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于通过运用网络技术等...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科学化评定 
新形势下针对“九零后”大学生开展共青团工作的思考与研究
《求知导刊》2017年第3期19-19,共1页杜雨珊 刘翊臣 杨滨旭 
当前大学生大都是“九零后”,他们有着自身的优势,也有自身的局限,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好共青团工作,对培养新时代接班人有着深远意义。在分析高校“九零后”学生性格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注重形式创新、现身说法和工作效果可持续等对...
关键词:共青团工作 “九零后”大学生 创新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研究被引量:1
《科学中国人》2015年第6Z期120-,共1页杜雨珊 杨滨旭 常亮 
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3DZZ062
多元文化给大学生提供了价值多样性选择的空间,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于巩固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
关键词:多元文化 大学生 价值观 现状 
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1
《时代教育》2015年第13期25-25,共1页杜雨珊 房晓丹 
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3DZZ062)
当前,各种新兴媒体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越来越多的新兴事物以“微”冠名。微文化的到来不经意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研究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势在必行。
关键词:微文化 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新媒体界定及特征研究
《青年与社会(下)》2015年第4期250-250,共1页王文俭 杜雨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新媒体的界定,区分新媒体主要特征,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特征 大学生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新形势下推进我校学生工作创一流发展的对策研究
《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12期149-150,共2页石淼 杜雨珊 王文俭 
本课题通过对国际视野下建设一流的学生工作体系的理论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在对比国外先进的学生工作经验基础上,分析了我们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根据具体的原因,提出了建设一流学生工作体系的...
关键词:国际化视野 学生工作体系 绩效考核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浅析
《亚太教育》2015年第6期203-203,共1页房晓丹 杜雨珊 
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3DZZ062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深入,并在不知不觉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当今形势下,必须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价值观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求知导刊》2015年第2期69-,共1页杜雨珊 徐瑞雪 杨滨旭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对我国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基于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研究,提出了高校学生"4+2+1"社会实践创新模式。
关键词:社会实践 创新模式 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被引量:5
《求知导刊》2015年第3期104-104,共1页杨滨旭 杜雨珊 李欣格 张萌 
学生工作者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从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措施,确保高校教...
关键词:高校教育 学生工作 队伍建设 
浅谈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
《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第11期213-213,共1页杜雨珊 
二十一世纪,是东方文化复兴的时代,如何在我们东方艺术思想以及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引进并创造出适合我们国家的艺术教育体系。如何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达到甚至赶超西方的艺术教育水平,是我们这篇文章试图探讨的.
关键词:艺术教育 传统文化 交叉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