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明

作品数:14被引量:5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雷达目标跟踪雷达网数据融合舰载更多>>
发文领域: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军事更多>>
发文期刊:《弹箭与制导学报》《兵工学报》《船舶工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舰载电子设备一体化的发展与关键技术被引量:10
《雷达与对抗》2010年第1期7-10,14,共5页李庶中 杨华明 
在研究国外舰载电子设备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一体化的必要性,并讨论了实现舰载电子设备一体化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舰载电子设备 一体化 发展 
基于雷达海面回波的水下潜艇非声探测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第12期47-49,共3页俞骏 刘以安 吴少鹏 杨华明 
国防预研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A1420061266)
由于潜艇降噪技术的提高,使得传统的声纳设备对水下潜艇的探测变得越来越困难。根据水下潜艇在运动时形成的尾流、尾迹,引起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发生"异常"这一特征,提出了一种直接利用雷达海面回波信号来探测水下潜艇的方法,并利用计...
关键词:反潜 非声探测 雷达后向散射系数 
强电磁脉冲对舰艇舱体的耦合防护研究被引量:1
《船舶工程》2008年第2期72-75,共4页羊斌 刘以安 杨华明 吴少鹏 
国防预研应用基础研究项目(A1420061266)
强电磁脉冲能够在孔缝等处通过耦合进入舱体内部,破坏舰艇内部的电子设备.为保护舰艇内部的电子设备,提出了在舱体通风孔处安装交错排列的多层截止波导式通风窗,来逐渐减弱强电磁脉冲进入舱体的耦合场强.通过应用FDTD法对该防护方案的...
关键词:舰船 防护设备 舱体 电磁脉冲 耦合 截止波导 
基于分解协调法的雷达目标分配问题研究被引量:4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第3期317-319,共3页韩双 刘以安 唐霜天 杨华明 
国防预研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
针对雷达网防空作战中的目标分配问题,应用大系统理论的分解协调法,将空中m批目标分解为m个独立的子优化问题,通过协调器协调各个子问题的解,找出使整个雷达网对m批目标发现概率最大的目标分配问题全局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
关键词:雷达网 分解协调法 目标分配 
粒群算法在雷达优化组网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兵工学报》2007年第5期547-550,共4页刘以安 孟现海 杨华明 唐霜天 
国防预研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A1420061266)
为了利用有限的雷达资源对要求防御的区域进行合理、有效的布站,本文从雷达网要求的防御区域出发,依据各部雷达对防御区域覆盖的贡献,建立雷达网满足覆盖的连续性和严密性要求的最优目标函数,然后应用粒群算法对每部雷达随机产生一组粒...
关键词:雷达工程 雷达网 粒群算法 优化布站 
气象环境下支援式干扰暴露区的计算仿真被引量:3
《雷达与对抗》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邓亮 刘以安 杨华明 吴少鹏 
企业协作技术攻关课题(院编11030401)
干扰暴露区的计算在现代电子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干扰暴露区的计算常受到干扰样式、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引起的杂波、多径效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将衰减因子引入雷达方程,仅就机载支援式干扰的电子对抗在...
关键词:支援干扰 干扰暴露区 大气衰减 
舰载雷达平台在风浪中的运动姿态对雷达天线扫描位置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40-43,共4页牛媛媛 刘以安 杨华明 唐霜天 
企业协作技术攻关课题(校编11030401)
针对舰载雷达平台在风浪中的运动,从海浪的功率谱研究入手,分别建立舰船受风浪作用而产生的横摇、纵摇和升沉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雷达天线各扫描时刻所产生的位置指向误差,并进行了仿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助于...
关键词:海浪模型 天线扫描 方位角 俯仰角 
基于GPS系统探测舰船的无源雷达被引量:3
《雷达与对抗》2004年第1期1-5,9,共6页夏厚培 杨华明 孔庆国 
在分析GPS信号特性的基础上,对利用GPS进行舰船目标的无源探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关键技术。
关键词:GPS 无源雷达 舰船目标 无源探测 非合作式辐射源 数据融合 
ΔM传输雷达方位信息的方法分析
《雷达与对抗》2003年第3期54-57,共4页王月芳 杨华明 
分析了雷达方位信息全量和增量传输的优缺点,提出了ΔM传输的方法,阐述了ΔM原理,并计算了设计参数、分析了误差、说明ΔM是雷达方位信息传送的一种高效、高精度的方式。
关键词:雷达方位信息 △M传输 设计参数 误差分析 增量传输 全量传输 
伊拉克战争对信息探测技术发展的启示被引量:1
《雷达与对抗》2003年第2期1-7,65,共8页杨华明 吴少鹏 
简述伊拉克战争中联军的信息战,指出网络中心战是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以雷达为核心的警戒探测系统是战场上最主要的信息源,并提出发展多种探测技术的协同探测,建立有效的空中、陆基、海基协同探测网。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 信息战 网络中心战 协同探测 雷达 警戒探测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