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燕兰

作品数:25被引量:26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旱地水分利用效率马铃薯调理剂土壤熟化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寒旱农业科学》《陕西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陇中半干旱区抗旱玉米品种筛选试验被引量:3
《甘肃农业科技》2022年第4期36-42,F0002,共8页雷康宁 张绪成 方彦杰 柳燕兰 姜振东 侯慧芝 王红丽 张国平 马一凡 尹嘉德 
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GNCX-2016-2);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20JR10RA464)。
干旱是影响旱作区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选择抗旱品种是保障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选取13个玉米品种在陇中半干旱区进行了抗旱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测定干旱胁迫和补灌条件下各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叶片整齐度、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水...
关键词:玉米 品种 抗旱指数 产量 抗旱性评价 筛选试验 陇中半干旱区 
培肥措施对新修梯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甘肃农业科技》2017年第11期63-66,共4页姜小凤 郭天文 郭贤仕 柳燕兰 董博 张平良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5B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547);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0)资助
研究了新修梯田不同培肥措施对其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是改善新修梯田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农艺措施,可使挖方区耕层(0~1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分别提高88.1%、90.7%、58.3%,同时使速效养分...
关键词:新修梯田 培肥措施 土壤养分 理化性质 
培肥措施对新垦黄绵土养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2017年第5期20-23,共4页姜小凤 郭天文 郭贤仕 柳燕兰 张平良 董博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5B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547)资助
以三棱豆为指示作物,在黄土高原中东地区新垦黄绵土上进行了施肥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羊粪30 000 kg/hm^2)与化肥(N 180 kg/hm^2、P2O5120 kg/hm^2、K_2O 90 kg/hm^2)配施是提高新垦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农艺措施,可...
关键词:新垦黄绵土 土壤养分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培肥 
不同配方土壤熟化调理剂对新修梯田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1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年第4期139-145,共7页柳燕兰 郭贤仕 姜小风 董博 郭天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5B0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4)
针对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新修梯田土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特点,通过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在氮磷肥平衡施用基础上,研究添施不同配方土壤熟化剂对新修梯田土壤理化性状、养分状况与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不同配方土...
关键词:土壤熟化调理剂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养分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高寒阴湿区豌豆与小麦的间作效应被引量:1
《西北农业学报》2013年第4期62-66,共5页柳燕兰 杨发荣 张绪成 胡梅 马一凡 
甘肃省兰州市科技专项(2012-2-16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07-X);豌豆抗病育种及高效栽培创新团队培育(2012-2-163)
2010-2011年,对豌豆与小麦在高寒阴湿区不同间作比例下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及综合产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可明显延长豌豆的生育期,提高豌豆叶面积指数、综合产量及经济效益。其中处理M2D2即小麦与豌豆按2∶2行比例间作生育期最...
关键词:豌豆 间作效应 高产高效 
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8
《土壤通报》2012年第4期798-803,共6页柳燕兰 宋尚有 郝明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186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31B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YW-09-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070)
本研究以25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探讨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质、氮磷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土壤活性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土壤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其中有机肥化肥...
关键词:定位施肥 黄绵土 活性有机质 氮磷养分 土壤酶活性 
甘肃省旱地农业技术创新与实践被引量:2
《中国工程科学》2012年第3期65-69,共5页郭贤仕 柳燕兰 候慧芝 郭天文 
农业部行业专项(200903007~X)
甘肃省地理跨度大,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旱地农业类型齐全,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中,把有效的传统抗旱办法与农田微集雨保墒工程、旱农耕作栽培技术、农业机械有机结合,创造了很多有区域特色的旱地农业技术。本文对甘肃省传统的砂田...
关键词:甘肃省 旱农技术创新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 膜上覆土小麦 
长期定位施肥对旱地黑垆土钾素空间分布及有效性影响被引量:6
《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第5期64-68,共5页柳燕兰 郝明德 郭贤仕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0903007-x);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西北旱作高产栽培的水分高效利用原理及调控(2009CB1186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31B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JC408)
对黄土高原长期定位施肥24年后土壤钾素的空间分布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0-20cm土层各形态钾素含量均高于20-40cm的,施用化肥处理的非特殊吸附性钾除外,且60cm以下随土层深度不断加深,不同形态的钾素含量呈逐渐降...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 土壤钾素 空间分布 有效性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0
《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第10期2609-2614,共6页王红丽 张绪成 宋尚有 马一凡 于显枫 柳燕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60070);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0201-244);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10RJZA177)资助
以春玉米品种沈单1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半干旱区(年均降雨量415mm)旱地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平作(CK)相比,全膜双垄沟播(PMF)、全沙覆盖平作(SM)在玉米抽雄前均能提高0~25cm土层平均地温...
关键词:旱地 全膜双垄沟播 玉米 土壤水热状况 产量 
黄土区旱地长期施用微肥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年第3期72-75,共4页柳燕兰 郝明德 张少民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5C13121101);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KZCXL-YW-N-15-0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ZCXZ-YW-424-3)
以长达20年的微量元素肥料定位实验数据为基础,分析长期施用微肥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微肥对冬小麦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小麦施B增产481.8 kg/hm2,增产率30.3%;施Zn增产610.8 kg/hm2,增产率38.4%;施Mn肥籽粒增...
关键词:微肥 冬小麦 农艺性状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