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林

作品数:12被引量:7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棉织物天然染料真丝织物染色丝素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纺织科技进展》《毛纺科技》《上海丝绸》《印染》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然染料对真丝织物的抗菌性能研究被引量:8
《丝绸》2006年第9期31-33,36,共4页焦林 
将黄芩提取液使用3种不同的方法处理真丝织物,对试样的抗菌性能进行了探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黄芩的提取工艺和最佳染色工艺。研究表明,黄芩在指定的条件下染丝绸,除可以获得实用的染色牢度外,还具有一定的抗菌功效,是一种值得开发...
关键词:天然染料 黄芩 真丝织物 抗菌性 
棉织物酸性染料染色和抗皱整理一浴法被引量:1
《印染助剂》2006年第3期33-35,共3页杨群 焦林 赵振河 崔进 
用国产酸性黑ATT和柠檬酸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抗皱整理,获得了良好的表观颜色深度和折皱回复性.研究和讨论了酸性黑ATT、柠檬酸整理剂、添加剂用量和焙烘条件对棉织物染色性能和抗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工艺为:酸性黑ATT...
关键词:酸性染料 棉织物 柠檬酸 抗皱整理 
纯棉织物酸性染料染色和抗皱整理一浴法探讨
《纺织科技进展》2006年第1期48-50,共3页杨群 焦林 赵振河 
用国产酸性黑ATT和柠檬酸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一步法染色抗皱整理,加工出的织物获得了良好的表面深度和折皱回复性。着重探讨了酸性黑ATT、柠檬酸整理剂和添加剂的不同用量及不同的焙烘条件对棉织物染色和抗皱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酸性染料 棉织物 柠檬酸 抗皱整理 
茜草对亚麻织物染色的研究被引量:10
《毛纺科技》2005年第11期24-27,共4页王小娟 焦林 贺江平 
采用药用植物茜草的提取液对亚麻织物进行染色,讨论了不同温度、时间、pH值等单因素对上染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染色条件。并以氯化亚锡为媒染剂进行染色方法和媒染条件的探讨,确定出茜草染亚麻织物的最佳媒染方法和媒染工艺,并对不同媒...
关键词:天然染料 茜草 亚麻 染色 媒染 
天然染料茜草对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被引量:13
《印染助剂》2005年第10期27-30,共4页王小娟 焦林 贺江平 
采用药用植物茜草的提取液对亚麻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上染率的影响因素,选用氯化亚锡、重铬酸钾、硫酸铝、硫酸亚铁、硫酸铜等媒染剂,并对不同媒染剂染色后的结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亚麻织物在pH 9、100℃、30 m in、浴比501∶的工艺...
关键词:天然染料 茜草 亚麻 染色 媒染 
天然染料姜黄对涤纶织物染色的研究被引量:18
《印染》2005年第4期7-10,共4页焦林 
选择五种不同的染色方法研究了姜黄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通过正交试验 ,确定了提取姜黄色素及其染色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 ,姜黄在该工艺条件下染涤纶 ,可以获得较高的染色深度及优良的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作为分散染料的一种替代...
关键词:染色 天然染料 织物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织物防皱整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印染》2004年第5期10-12,共3页王雪燕 焦林 范立红 狄群英 
陕西省教育厅 2 0 0 1度自然科学专项科学研究项目(0 1JK1 4 2 )
研究等离子体处理对用丝素与乙二醛联合整理及树脂整理后棉织物防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等离子体处理能代替防皱整理工艺中的焙烘工序 ,促进整理剂与纤维间的交联反应 ,提高棉织物的抗皱性能 ,防止棉织物的强力损失 ,减少棉织物游离...
关键词:等离子体处理 棉织物 防皱整理 防皱效果 丝素 乙二醛 树脂整理 
棉织物的丝素防皱整理被引量:16
《印染》2003年第7期6-7,共2页焦林 王雪燕 狄群英 
将丝素整理剂与水溶性聚氨酯复配 ,对棉织物进行防皱整理。结果表明 ,两者之间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整理品的抗皱性明显改善 ,且白度、强力保留率以及手感等均达到满意效果。
关键词:棉织物 丝素整理剂 水溶性聚氨酯 防皱整理 产品质量 
丝素整理剂对棉织物的防皱整理工艺
《上海丝绸》2003年第2期16-18,共3页焦林 王雪燕 狄群英 
研究了丝素整理剂与水溶性聚氨酯复配使用,对棉织物进行防皱整理的工艺。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整理品的抗皱性明显改善,且白度、强力保留率以及手感等指标均达到满意效果。
关键词:丝素整理剂 水溶性聚氨酯 复配 棉织物 防皱整理 协同增效 
真丝织物无甲醛免烫整理被引量:1
《丝绸》2002年第10期26-28,共3页焦林 王建设 曹丽萍 
采用乙二醛作为真丝织物的免烫整理剂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 ,即乙二醛 5 %,硫酸铝 15 %,焙烘温度 12 0℃、时间 3min。同时 ,探讨了添加剂对改善整理品性能的作用。
关键词:真线织物 无甲醛免烫整理 乙二醛 工艺条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