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荣

作品数:24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茶叶博物馆更多>>
发文主题:茶文化博物馆藏品茶叶中国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考古》《茶博览》《国际博物馆》《茶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探索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茶的传播被引量:10
《农业考古》2014年第2期209-214,共6页王建荣 冯卫英 
茶叶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从唐代开始就经由东海起航线开始外传至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17世纪后,经由南海起航线被输入至欧洲、美洲、非洲等地。海上丝绸之路几条线路涉及的港口众多,中国茶漂洋过海,途径多地,影...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 茶叶 传播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茶业调查管窥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2年第5期261-265,共5页朱慧颖 王建荣 
中国虽然有悠悠数千年的饮茶史,以茶为主题的诗文也数不胜数,但是以客观务实的态度对一地或一区的茶业做全面调查,撰成报告并公开发表的,当属1930年代在复兴农村、振兴华茶的迫切要求下开展的茶业调查。调查后形成的文字报告或刊布...
关键词:茶业发展 年代 农村经济 期刊杂志 民国时期 调查报告 饮茶史 单行 
茶香四海二十春秋——中国茶叶博物馆专题化发展概览被引量:1
《茶叶》2011年第2期123-126,共4页王建荣 张佳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茶叶博物馆20年专题化发展的经验,具体阐述了与茶、博物馆、园林、旅游、教育五个行业,以及与来馆观众、临展观众、茶文化活动受众、专业读者、青少年学生、媒体受众、文化产品受众密切联系、良性互动的有效做法和成效。
关键词:经验 专题博物馆 发展 
让观众在体验中追寻记忆——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展览与特色项目被引量:2
《国际博物馆》2011年第1期69-72,共4页王建荣 
茶文化:遗产的演变中国是茶树的故乡,三千年的饮茶历史,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茶文化。追根溯源,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于两晋南北朝时期,两晋的清谈和玄学之风促进了文人与茶的结合。这时的茶,在自然功能之外,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 茶艺表演 茶俗文化 博物馆 博物院 文化机构 《茶谱》 茶叶 观众 记忆 
运河水长 茶叶飘香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0年第5期50-51,57,共3页王建荣 朱慧颖 
关键词:运河水 电视纪录片 茶叶 大运河 中国 
杭州在中国茶业中的地位和影响被引量:3
《茶博览》2010年第10期18-19,共2页王建荣 
茶是中华民族举国之饮,茶不仅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经济、外交。"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在大雅大俗之间都不可或缺的只有茶了。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形式,
关键词:中国茶业 杭州 中华民族 日常生活 中国人 经济 国有 
博物馆展览概念与教育方法新思索——以中国茶叶博物馆为例被引量:5
《东方博物》2008年第1期125-128,共4页王建荣 罗晓莹 乐素娜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博物馆及博物馆学也发展迅速。位于杭州龙井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拓展展览概念、教育方法上作了实践与理论两方面的尝试和总结。
关键词:博物馆学 展览 教育 
加强合作,办好《茶叶》
《茶叶》2007年第4期194-194,共1页王建荣 
关键词:《茶叶》 中国茶叶博物馆 合作 
茶文化展示新模式探索——以中国茶叶博物馆“嘉木苑”为例被引量:4
《茶叶》2007年第4期248-250,共3页姚晓燕 王建荣 罗晓莹 王宏 黄灏 赵东 陆建良 梁月荣 
传统的茶文化展示通常以实物和图版相结合,通过一定的茶文化发展脉络来展现。本文介绍了一种称为"嘉木苑"的形式,则延伸了茶文化的内涵,为陈列展览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宽了博物馆的陈列方式。
关键词:嘉木苑 陈列方式 开放性 以人为本 
润物细无声——浅谈中国茶叶博物馆的藏品征集工作
《杭州文博》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郭丹英 王建荣 
藏品是博物馆一切业务工作的基础,所有博物馆活动的独特性及其价值都与藏品联系在一起,离开了作为自然与人类社会见证物的各种文物和标本,博物馆就失去了生存的前提,因此藏品征集工作是博物馆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任何一个博物馆可持续发...
关键词:浅谈 博物馆 藏品 文物 工作 基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