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设

作品数:7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闽南方言明清语法化过程妙悟语音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语文》《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国际汉语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人名如何获得语音美——从《甄嬛传》中“嬛”的读音之争谈起被引量:1
《国际汉语学报》2014年第2期258-262,共5页王建设 
热播电视剧《甄嫒传》的"嫒"字应读"xuan"还是读"huan"的问题引发了网上热议。该问题实际涉及人名的语音美。命名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从语音美学的角度看,起名字应该注意:(1)宜双不宜单;(2)平仄须错综;(3)尾音要响亮;(4)审慎用叠...
关键词:《甄嬛传》 人名 语音美 
明刊闽南方言戏文校注之得失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6-9,共4页王建设 
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2008C-ZZ01)
英国牛津大学荣誉中文讲座教授龙彼得教授发现的《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下简称《明刊三种》)为我们了解明代闽南地区的戏剧、南音及方言口语的真实面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出版的《明刊戏曲弦管选集》...
关键词:明刊三种 闽南方言戏文 校注 
南音唱词中的“鹧鸪音”研究被引量:2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118-123,共6页王建设 
20 0 3~ 2 0 0 4年度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南音唱词的语音研究>
广泛流行于闽南一带的南音,由于严格师承的缘故,其唱词保留了许多古代泉州音。而“鹧鸪音”则是南音唱词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语音现象。文章主要探讨了“鹧鸪音”名称的由来以及“鹧鸪音”的作用———区分洪细、开合、异韵、等第、重韵、...
关键词:南音唱词 鹧鸪音 《彚音妙悟》 泉州话 
从明清闽南方言戏文看“著”的语法化过程被引量:10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128-132,共5页王建设 
实词逐渐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是汉语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自80年代以来,语言学界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讨论了"著"的语法化过程。试图通过"著"在明清闽南方言戏文以及今闽南方言口语中的各种演变(包含字形和字音的演变:"著...
关键词: 语法化 闽南方言 戏文 
闽南方言四种研究成果述评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111-115,共5页王建设 
两百年来 ,闽南方言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本文对《厦门音系》、《记台湾的一种闽南话》、《台湾闽南方言记略》、《厦门方言研究》等四部著作进行述评、比较 ,展示了百年来闽南方言研究的重要收获 。
关键词:闽南方言 著作 评述 
新发现的《彙音妙悟》版本介绍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01年第3期263-266,共4页王建设 
清代泉州人黄谦的《集音妙悟》是第一部闽南方言韵书,在闽南方言音韵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彙音妙悟》自清嘉庆五年(1800年)问世后,多次刻印。迄今已知版本多达以下12种:
关键词:妙悟 音韵 版本 嘉庆 清代 泉州 地位 闽南方言 韵书 已知 
南音唱词中的古泉州话声韵系统被引量:8
《方言》2000年第4期367-372,共6页王建设 
广泛流行于闽南一带的南音,由于严格师承的缘故,其唱词保留了许多古代泉州音。本文根据南音老艺人的发音实录,归纳出古泉州话声韵系统,並通过与《汇音妙悟》及今泉州话声韵系统的比较,指出南音唱词对于研究400年来泉州话语音的演变具有...
关键词:广泛 声韵 师承 妙悟 泉州 唱词 实录 语音 发音 南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