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

作品数:8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类《西方音乐史》课程通识课程艺术素质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音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学理论》《音乐创作》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历史转型中的巴洛克音乐被引量:1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年第10期141-144,共4页王秀 
西方音乐历史上的巴洛克时期是承接文艺复兴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的桥梁。本文将通过对巴洛克时期即兴音乐创作现象分析入手,探讨西方音乐历史上的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即兴音乐创作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为从巴洛克向古典主义风格的演变及...
关键词:巴洛克时期 音乐风格 即兴音乐 
普通高校音乐类卓越人才双语教学实践研究——以《西方音乐史》课程为例被引量:1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12期105-107,共3页王秀 
南京晓庄学院教务处2018年“关于在音乐学院卓越班实施<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改革”结项文章。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国家自2010年起实施的在高校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全球视野的人才培养计划。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推广与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对双语教学的不断推进成为当今适应国际发展形势,促进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因此,不少艺术类院...
关键词:卓越人才 双语教学 实践研究 
浅谈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发展被引量:1
《艺术评鉴》2019年第1期168-170,共3页王秀 王雨露 
2017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模式下艺术教育传播途径研究--以音乐类通识课程实践为例>";项目编号:201711460046x
如今,互联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教育是社会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互联网技术与艺术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的通识类艺术教育课程相结合并应用是当下教育界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是对南京晓庄学院...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艺术类通识课程 
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问题的探讨与实践
《北方音乐》2014年第15期147-148,共2页王秀 
南京晓庄学院校级课题《转型时期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探讨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NXY39)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我国普通综合性高校课程结构中通常会给非艺术专业学生提供艺术类选修课程。此举为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契机。因非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接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
关键词:艺术类公共课程 普通学生 音乐欣赏 价值研究 
后现代主义音乐在德国的讨论被引量:5
《音乐创作》2013年第12期162-164,共3页王秀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的一种文化思潮。既体现着与现代主义的联系又表现为与现代主义的决裂。究竟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和音乐的后现代主义?本文将以20世纪后半叶德国关于后现代主义及音乐领域的讨论来阐释后现代主义音乐是个随着语义、环境...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德国 文化思潮 讨论 
从普通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看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北方音乐》2012年第11期49-50,共2页王秀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面临社会转型以及知识转型的双重挑战。面对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及知识转型时期),如何重建我们对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人文素养目标、实现其社会价值?艺术教育作为转型时期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日益...
关键词:转型时期 艺术素质 通识课 创新人才 
对《西方音乐史》课程的生态学意义思考
《学理论》2010年第35期237-,295,共2页王秀 
对高校艺术专业课程《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教学现状作初步分析,进而对本门课程在高校艺术类课程中的地位和意义作一生态学意义层面上的思考,期望赋予本门学科新的学科内涵和意义。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 生态学 意义 思考 
不啻误读:歌剧《图兰朵》新析被引量:1
《学理论》2009年第28期165-166,共2页王秀 
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不仅将一个中东的文本虚构成中国的传奇,而且对中国进行了十分主观的"他性"塑造。这样一种文化的误读,或者说对中国文化扭曲的认识,实际上反映了西方由来已久的一种思想倾向。不论是19世纪的"异国情调",还是20世...
关键词:歌剧《图兰朵》 东方主义母题 异质文化描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