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

作品数:8被引量:4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发震时间日月引潮力引潮力天文时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华北地震科学》《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更多>>
所获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日月引潮力与中国西北地区地震发震时间的深入研究被引量:2
《西北地震学报》1997年第4期12-18,共7页田静 韩延本 李志安 
深入研究了中国西北地区的地震与日月引潮力的关系.通过仔细分析西北地区活动断裂带的特点,把引潮力的水平分量分解为平行及垂直于活动断裂带走向的两个分量,研究其与地震发震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水平分量与地震的发震时...
关键词:引潮力 地震 发震时间 断裂带 
天文时纬异常与阿根廷San Juan地区的地震活动被引量:2
《科学通报》1997年第19期2106-2108,共3页田静 曾志访 
1 时纬残差的取得及地震资料的选取 早在唐山地震发生后,李致森、张国栋等发现强震发生前,天文测时测纬残差会发生较大异常.许多研究表明,这种现象是一种地震前兆.特别是已有学者利用这一前兆成功地预报了六次发生在云南天文台附近的中...
关键词:时纬残差 天文台 地震活动 天文观测 
日月引潮力变化与某些地区地震发生时间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8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年第2期114-122,共9页韩延本 李志安 田静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本文研究了中国西南及华北地区日月引潮力和地震发生时刻的关系。通过对引潮力三分量(垂直、东西及南北分量)的分析及把地震按所处断裂构造带分区,发现引潮力的东西方向水平分量与地震发生时刻有密切关系。利用此结论可以提高对地震...
关键词:引潮力 地震活动性 断裂构造 发震时间 
用于垂线变化研究和测震的北京天文时纬预测网被引量:7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年第1期97-103,共7页韩延本 田静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本文叙述了光学天文时纬观测资料的残差在仪器周围地区发生强地震前夕出现短期异常波动的现象。此类资料可用于地方铅垂线变化研究,并能为仪器周围地区可能发生的强震提供短期预测信息.本文还介绍了在北京地区组建的用于上述研究的光...
关键词:铅垂线变化 时纬残差 地震预报 时纬预测网 
华北及邻近地区月相与地震关系研究被引量:1
《华北地震科学》1995年第2期31-35,共5页田静 韩延本 李颖 李志安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本文研究了1940—1990年间华北及邻近地区大于5.5级的地震与月相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本地区断裂带的分析,把地震划分为沿四个断层带发生,分断层带讨论与月相的关系。结果表明,有两个断层带的地震发生在朔望期的比率可达5...
关键词:华北构造区 断层带 地震频度 地震地质 
京津地区天文测震网简介
《国际地震动态》1994年第9期30-30,共1页田静 
关键词:地震 测震网 天文测震网 
地方铅垂线变化震前异常的原因与监测网的建立
《国际地震动态》1993年第11期4-6,共3页李致森 田静 李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基金
天文时纬残差震前异常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它的本质实际是反映了孕震体的地方铅垂线的大幅变化。它有可能成为地震预报最关键的一种短临前兆。本文概述了地方铅垂线变化震前异常的原因、监测网的建立、研究进展以及展望。
关键词:地方铅垂线 天文时纬残差 震前异常 
天文时纬残差波动异常的一种可能的地球物理解释被引量:2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89年第10期16-22,共7页李致森 韩延本 田静 
天文界一般都从地球大气的局部运动来解释天文时纬残差波动的原因,但长期得不出确定的结论。本文从残差波动异常同台站周围强震活动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地下物质运动与构造活动也是产生天文时纬波动异常的可能原因,其中的关键是地方铅垂...
关键词:天文时纬观测 地球物理 残差波动异常 地震 构造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