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磊

作品数:24被引量:40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城镇化城市都市区长江三角洲实证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西部人居环境学刊》《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口增长与收缩视角下江苏省县域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演化机制研究
《小城镇建设》2024年第9期29-37,共9页夏璐 耿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圈群空隙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动力机制与规划应对研究”(编号:52278066)。
受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与人口集聚流动特征变化的影响,江苏省县域发展开始突破传统梯度格局,呈现更加复杂多元的路径分化特征。文章回溯了江苏省县域发展的“三次迭代”历程,提出不同阶段中产业功能与人口流动动态匹配的逻辑主线。在...
关键词:人口收缩 县域发展 空间分异 演化机制 江苏省 
国土空间资源“公平配置”的逻辑辨析与路径重构被引量:10
《规划师》2022年第10期21-29,共9页耿磊 
提升国土空间资源配置能力,确保资源配置过程与结果公平,是当前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共同富裕、构建自然资源管理新体系的关键依托。文章从准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切入,回溯了我国国土空间资源配置的逻辑变迁,并对传统分层式资源配置体...
关键词:准公共产品 国土空间 公平配置 分类穿透 机制创新 
城市规划的信用:演变、危机与抉择被引量:1
《城市规划》2019年第4期9-14,23,共7页贺辉文 耿磊 
城市规划是一种具有“社会契约”性质的公共政策,理应接受信用程度的检讨。在当前我国公共讨论中,城市规划获得的认可和支持度都较低,表征的是我国城市规划的信用不足问题。本文探讨了中国城市规划的信用不足的原因,发现主要有三个方面:...
关键词:城市规划 公共政策 契约 信用 制度变迁 
传统抑或创新的空间?基于B2B电子商务的长三角产业空间特征研究被引量:11
《上海城市规划》2018年第3期97-104,共8页杨卓 罗震东 耿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流空间的城镇发展战略分析方法与规划理论研究"(编号51478216)资助成果
近10年,随着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电子商务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已经形成,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考虑到B2B电子商务是国内电子商务的主体,且覆盖的产品门类远大于B2C及C2C电子商务,...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产业空间 新经济 B2B 长三角 
调整型“穿孔”:开发区转型中的局部收缩--基于常州高新区黄河路两侧地区的实证被引量:22
《城市规划》2018年第5期47-55,共9页何鹤鸣 张京祥 耿磊 
城市的收缩与相应的社会经济情景密切相关,中国的城市收缩研究应该基于特定的转型语境。工业园区诞生于改革开放以来急速的工业化过程,而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中也将率先面临尤为严峻的收缩压力。当前经济环境与政府治理的转型特征,决定...
关键词:发展转型 城市收缩 开发区转型 调整型“穿孔” 常州高新区 
基于SLEUTH模型的昆山市城市扩展模拟研究被引量:11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6年第5期59-64,共6页徐杰 罗震东 尹海伟 耿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216;51478217);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成果
定量揭示城镇土地利用的扩展模式对制定城市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昆山市为例,使用SLEUTH模型,修改了传统的情景设置方式,通过调整排除图层,预设"现有发展趋势"、"融合生态敏感性的发展"、"融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3种情景,定量...
关键词:SLEUTH模型 城市扩展 情景分析 昆山市 
差异分权与多元碎化:大都市边缘地区城镇化空间模式研究——基于武汉市蔡甸区的实证被引量:9
《人文地理》2016年第4期87-94,共8页姜克芳 张京祥 罗震东 耿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276)
大都市边缘地区是大都市经济增长与空间拓展的主要地域,也是分权化治理最为复杂的区域。大都市边缘地区往往针对不同主体采取不同模式的分权化来调整其空间治理结构以适应发展需求。本文构建从分权化治理到城镇化空间的逻辑框架,从大都...
关键词:大都市边缘地区 治理结构 分权化 城镇化空间模式 碎片化 
家庭视角乡村人口城镇化迁居决策特征与机制--基于武汉的调研被引量:21
《城市规划》2016年第7期38-47,56,共11页罗震东 夏璐 耿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2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成果
乡村人口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微观行为主体,务实深入地研究他们行为决策的特征与机制,是制定合理的城镇化政策的基础。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家庭整体的综合理性是乡村人口进行迁居决策的主要基础。基于家庭单元的人口城镇化研...
关键词:家庭视角 乡村人口 迁居决策 微观机制 武汉市 
基于“精明收缩”的山地乡村居民点集聚规划——以湖北省宜昌市龙泉镇为例被引量:40
《规划师》2016年第6期86-91,共6页周洋岑 罗震东 耿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216);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成果
长期以来,山地地区囿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乡村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村民生活品质不高,因此有必要对部分乡村空间进行收缩集聚。然而,当前关于山地乡村居民点集聚规划的理念滞后、手段简单及实施机制缺乏,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发展的...
关键词:山地 乡村居民点 集聚 精明收缩 
中国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城镇化加速期以来的阶段与特征被引量:29
《城市规划》2015年第2期44-49,64,共7页罗震东 汪鑫 耿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216)"基于流空间的城镇发展战略分析方法与规划理论研究";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成果
分析1997年至2014年中国都市区层面的行政区划调整行为,可以看到行政区划调整的阶段与特征与都市区化进程密切相关。一方面,都市区化进程所内生的空间与治理需求,在现行体制中只能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有效地解决;另一方面,行政区划调整...
关键词:都市区 行政区划调整 城镇化 阶段 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