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洁

作品数:11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命运意象毕飞宇小说悲悯情怀悲剧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州学刊》《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意象群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3期114-115,共2页胡玉洁 
意象是"意"与"象"的有机结合体,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白先勇善于捕捉生活中具有代表性、浓缩的物、变化莫测的自然景、色彩、外形独特的佩饰,表现历史的沧桑、人物的心理、命运的必然,从而达到以小见大、显微知著的独特效果。
关键词:白先勇 意象 历史 内心 命运 
李少红影视作品中的悲剧意识与男权批判
《电影文学》2014年第11期51-52,共2页胡玉洁 
"第五代"男导演的影片,虽通过塑造女性形象表现了中国女性的善良、无辜与坚韧、朴实、顽强的品质,但女性形象的价值仅是为了凸显男性"拯救者"的英雄气概而存在。身为女人兼导演的李少红则以自觉而深入的女性视角,虚化人物的历史境遇,来...
关键词:李少红 影视作品 女性悲剧 男权批判 
权力倾轧下的亲情——评林那北的《唇红齿白》
《长城》2014年第04X期59-60,共2页胡玉洁 
作为福建文坛"三驾马车"之一的林那北近年来凭着作家的敏锐,女性的直觉,把小说的触角延伸到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唇红齿白》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代表作。阅读作品,我们仿佛感受到林那北正跳着轻盈的芭蕾,在权力与...
关键词:情感曲线 二元模式 女性生活 阅读作品 叙事技巧 人物塑造 北正 都市女性 姐妹情深 知识女性 
文化消费主义境遇下的当代文学被引量:1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55-57,112,共4页胡玉洁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消费意识形态逐渐向文学、艺术等领域渗透,文学的"启蒙"与"救亡"的政治教化功能以及"为文学而文学"的审美性功能被文学的消遣性、娱乐性功能所替代,文学评论界在这样的文化境遇中必须要有所担当和作为,既需要作...
关键词:文化消费主义 当代文学 责任与担当 
池莉作品叙述视角的嬗变历程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41-43,共3页胡玉洁 
从80年代"零度叙事"、"原生态写作"的新写实主义,到90年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当代从历史视角对女性命运的思索,池莉以一贯的真诚,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寻求作品内涵的突破和叙述的智慧,以多元的视角,朴素的语言来审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
关键词:池莉 新写实 平民化 女性意识 历史视角 
从调侃话语看王朔小说人物的悲剧性被引量:2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41-43,共3页胡玉洁 
王朔小说以调侃的语言将神圣和严肃、优雅和粗鄙统一起来,使小说体现出幽默的特点。实际上,其调侃的话语下隐藏着一种强烈的悲剧感。本文通过对小说中调侃话语的分析,并结合作家所处时代及其由此产生的创作思想,来阐述顽主、知识分子和...
关键词:调侃 悲剧 知识分子 爱情 
论毕飞宇小说的叙事策略被引量:1
《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215-217,共3页胡玉洁 
毕飞宇小说通过对叙事内蕴的巧妙处理、对潜在人性的冷静揭示、对叙述节奏的有效控制以及对叙事细节的精致化临摹,都体现出一种轻盈而又舒缓、丰沛而又沉郁的审美内涵和"以轻取重"的叙事智慧。毕飞宇对叙事方式的多方位尝试并没有导向...
关键词:毕飞宇 叙事方式 叙述视角 叙事结构 
欲望的追逐 生命的悲歌——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主旨解读被引量:2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53-54,共2页胡玉洁 
《永远的尹雪艳》是以揭示命运为主旨,具有现代寓言的外壳,蒸腾着浓烈的象征意义的小说。作者白先勇通过对处于时空和命运交叉作用下人的生存状态深度的把握和艺术的表现,显露了"欲望"和"命运"永远是人类无法摆脱掉的精神枷锁,折射出了...
关键词:象征 结构 意象 欲望 命运 悲悯情怀 
又是一年花落去——池莉小说《所以》解读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年第6期62-63,共2页胡玉洁 
文章以当代女性知识分子叶紫的婚姻生活为载体,融合中国当代生活中的种种时代因素,从近40年的政治与社会的历史变迁中,展开一个知识女性叶紫追求生命和生存尊严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女性的特别关注和敏锐的把握,展现都市女性困惑及...
关键词:女性 婚姻 尊严 
与死亡面对面——阎连科《日光流年》解读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年第5期67-68,共2页胡玉洁 
小说讲述了三姓村人如何对抗死亡的悲壮故事,“日光流年”既是时间的意象,也是一次直面死亡的宣言。阎连科通过对死亡的极致化表达和苦难叙事,把三姓村人的死变成了一个寓意深刻的话语,也变成了一个值得探究的精神事件。通过对司马...
关键词:死亡 命运 抗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