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淑英

作品数:15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识形态先进分子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中共党史研究》《山东教育》《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设高质量民俗特色小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德州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王丽颖 蔺淑英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研究”(19BKS029)。
民俗特色小镇建设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实路径之一。当下民俗特色小镇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居民日常生活脱节,民俗文化特色缺少赖以存在的活水源头;民俗特色小镇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民俗文化品牌意识有...
关键词:民俗特色小镇 民俗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高校思政课教师备课的“三维深耕”被引量:1
《山东教育》2021年第48期54-56,共3页蔺淑英 高杨 
山东省学校思政课“金课”建设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鲁教思函[2021]1号);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方法研究”(SDS2020B45)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要真正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作用,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备课时致力于教材、学情、教法的“三维深耕”。深耕教材,增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深耕学情,增强教学内容的...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备课 “三维深耕”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思想研究述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99-105,共7页蔺淑英 佘亚宁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3YJA71002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唯物史观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思想成为学术界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自2011年以来,国内学者就《共产党宣言》中是否有全球化思想、社会主义全球化思想、资本主义全球化思想、全球化思想的时代价值等问题展开了深入...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全球化思想 时代价值 
唯物史观视野下中国早期先进分子主体意识的变革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18-123,共6页蔺淑英 
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J09WA51):人的发展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20世纪上半叶,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使中国先进分子的主体意识发生了根本变革。这主要体现在:由意识决定生活到生活决定意识的变革;由英雄史观到群众史观的变革;由社会改良到社会革命的社会改造理念的变革;由传统史学思维范式到唯...
关键词:20世纪上半叶 唯物史观 中国先进分子 主体意识变革 
国外有关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传播研究述略被引量:2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第6期84-91,共8页蔺淑英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效应(1919-194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8DKSZ03)
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过程中,对中共建立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及中共党史人物、毛泽东思想及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等作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国外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
关键词:国外学者 马克思主义 近代中国 述略 
近年来唯物史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传播及影响研究述评被引量:3
《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2期97-106,共10页蔺淑英 
作者主持承担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效应(1919-194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08DKSZ03)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首先被传播和为人们所普遍熟知的是唯物史观"①,尤其是十月革命以后。唯物史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传播,对中国社会发展、学术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唯物史观 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社会发展 述评 十月革命 
“五四”前后中国先进分子选择唯物史观探源被引量:8
《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1期75-83,共9页蔺淑英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效应(1919-194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08DKSZ03)的阶段性成果
"五四"前后,中国具有不同阶级立场的先进分子之所以选择唯物史观,原因是多元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特殊时代语境下中国社会发展主题的凸显等为中国先进分子选择唯物史观提供了可能。唯物史观作为一种历史哲学和先进文化,其理论...
关键词:唯物史观 近代中国 先进分子 选择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57-58,共2页蔺淑英 马宗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 科学理论体系 思想体系 中国化的马列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意识形态 
论意识形态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引量:2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9年第2期1-5,共5页蔺淑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批判性的理论品格,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关键词: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共同思想基础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进程的新思考——《哥达纲领批判》探析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8-23,共6页蔺淑英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通过全面系统批判拉萨尔主义,对未来社会发展进程进行了新的思考,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理论;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并对未来社会的分配制度做了预设。以马克思的文本为基础,深入探...
关键词:马克思 未来社会 发展进程 新思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