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吉

作品数:70被引量:33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影中国电影电影艺术大后方电影大后方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写作》《中国文艺评论》《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电影新作》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电影策略、媒介自反与迷影话语:魏书钧电影的作者性建构
《四川戏剧》2025年第1期87-91,共5页虞吉 刘昌録 
作为区别于聚焦个人生命体验书写的电影界第六代导演的创作群体,“新生代”导演在创作初期便呈现出多元化的美学倾向,在商业与个人艺术选择的权衡中完成了作者的命名。魏书钧作为该创作群体的青年导演,自短片作品《延边少年》荣获戛纳...
关键词:元电影 自反性 迷影互文 魏书钧 
影像传奇:中国电影自主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电影新作》2024年第6期4-13,共10页虞吉(受访) 管韵(采访) 
2025年,中国电影即将迈入诞生以来的第120个年头。2021年国家电影局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2035年将我国建设成为电影强国的发展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电影“软实力”的实质性提升尤显迫切。对此,虞吉教...
关键词:中国电影自主理论体系 观念-美学 影像传奇叙事 历史智识论 科学实在论 
中国老年题材电影的创作新变及文化审思
《电影文学》2024年第17期25-28,共4页杨惟一 虞吉 
“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此同时,当下中国老年题材电影作为承载社会功能和教育效能的文化载体,蕴含重要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对中国老年题材电影相关...
关键词:中国老年题材电影 概念辨析 创作新变 文化审思 
数字“影像事实”的发生学与媒介哲学追问被引量:2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38-46,共9页虞吉 秦可 
面对数字技术、D梯技术全面取代传统摄影术所造成的本体论和知识体系危机,应对之策只能是基于媒介哲学认知的重构。重回媒介特质的历时性审视引发了对“影像”介质的质疑。而“弃影存像”实施“像上建构”的理性主张,则开启了具有本土...
关键词:本体论危机  像化叙述 弃影存像 
国产神怪片银幕叙事的历史文化意涵探析
《四川戏剧》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罗曼 虞吉 
作为国产类型电影独特存在的类型片种,神怪片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商业类型电影潮流中就以极具标识性的类型程式与神怪元素完成了类型演进,开启了第一次“神怪”热潮。随着21世纪商业大片时代的来临,神怪片作为独立创生的大片类型接续古...
关键词:国产神怪片 传奇叙事 叙事策略 神怪传统 美学理念 
《孤儿救祖记》:“范式文本”与“范式效应”
《电影新作》2023年第6期5-9,共5页虞吉 
一、“短转长”契机中的范式探寻百年前《孤儿救祖记》诞生的历史时间节点,是中国电影经历了近十年沪上短故事片试制的跌宕,跟随世界电影影院节目“弃短就长”的“转变之期”。当时影片生产由短故事片全面转向长故事片。1十年沪上短故...
关键词:《孤儿救祖记》 文明戏 商务印书馆 影片部 时间节点 喜剧片 
影游融合中的异世界——“像上建构”的游戏化电影审美机制被引量:2
《四川戏剧》2023年第11期75-78,共4页虞吉 李一凡 
一直以来“网生代”与“游生代”是千禧一代与Z世代在娱乐消费上的主流标签。电影作为娱乐消费中最为重要的消费对象之一,主动迎合着新一代消费主体的取向。在影游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一批如《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2018)、《失控...
关键词:电影艺术 影游融合 游戏化电影 虚拟影像 
《宇宙探索编辑部》:新生代导演作者性探寻的延伸与突破被引量:3
《电影新作》2023年第4期66-73,共8页虞吉 程宇潇 
中央基本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图像与影像建构的文化记忆研究”资助(项目编号:SWU1909102);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电影‘观念—美学’体系生成流变研究”(项目编号:19BC034)阶段性成果。
本文结合《宇宙探索编辑部》与多部近年上映的新生代作品,探析了新生代导演作者性呈现的演变脉络:在延续“文学性+电影性”的作者性呈现形态和“多异性”的作者性呈现方式的基础上,新生代不断深化“在地性”,搭建了“漫游者”形象主体;...
关键词:《宇宙探索编辑部》 新生代导演 作者论 
新千年以来武侠片奇观美学的延变
《四川戏剧》2023年第3期78-81,共4页文静 虞吉 
“奇观”这一概念,长期以来在影视作品中众说纷纭。本文首先探讨了“奇观”的层次,指出《刺客聂隐娘》突破传统武侠片对奇观宏观与中观界面的依赖,推动武侠电影“奇观”微观化的倾向。其次,本文以《刺客聂隐娘》中反欲望的叙事表述,结...
关键词:武侠电影 奇观美学 电影奇观本性 奇观微观化 
20世纪80年代的“谢晋电影论争”及其历史再评价
《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虞吉 尹葰嫣 
中央基本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图像与影像建构的文化记忆研究”(项目编号:SWU1909102)资助;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电影‘观念-美学’体系生成流变研究”(项目编号:19BC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回看20世纪80年代的“谢晋电影论争”,其历史叙述与评价存在诸多模糊与多种阐释。以“重回历史语境”与“大历史观”的视角,重新审视80年代的“谢晋电影”和迁延而生的“谢晋电影论争”,有着厘清学理与纠正历史评价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谢晋电影 “谢晋电影论争” 谢晋电影模式 历史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