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准

作品数:32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设计艺术低碳多元文化嬗变审美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创意与设计》《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艺术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好生活愿景下城市沿江风光带的公共性更生--以常德沅江风光带为例
《城市学刊》2022年第3期70-75,共6页袁志准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YBA059);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17YBZC017)。
城市沿江风光带将飞地审美改造为具有多重文化功能的公共空间,其公共性更生问题便凸显出来。常德沅江风光带将总体空间做成地域性生境模型,以墙体装饰艺术即壁画构形文化场所,视“共生”为空间价值公共性导向,把“对话”当成公共艺术公...
关键词:风光带 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 公共性 
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湖南地方院校设计教育生态重构
《艺术教育》2021年第10期195-198,共4页袁志准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设计生态重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YBA059;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南社会经济发展转型背景下的设计生态重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SP17YBZC017。
湖南地方院校的设计教育受地方性及粗放发展方式的影响,出现了功利化等多种偏差,从而造成其自我生态失衡,可持续发展受到阻滞。文章指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其自我更生提供了契机,这是一个从办学方向到培养模式、从管理机制到教学内容...
关键词:转型期 湖南地方院校 设计教育 生态重构 
诗画互动:论明中期吴中诗风的崇实趋向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8年第1期54-62,共9页袁志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文论范式转向及其中国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BWW001);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明中期吴中地区诗画互动研究”(项目编号:YCBW2015022)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诗画史上,明代中期吴中骚人墨客结社活跃,互动频繁,多心态趋逸,以诗画为寄。在此背景下,诗歌的实用性社会文化功能凸显,特别指向畅交往,推吴画,因此诗风亦趋向崇实,呈现为重描述、多议论、尚晓畅等特征。崇实之风一方面拓展了诗...
关键词:吴中 文人群体 诗画互动 崇实诗风 
明中期吴中文人日常生活的“脱俗入雅”与诗画互动
《中国美术研究》2017年第2期81-86,118,共7页袁志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明中期吴中地区诗画互动研究”(项目编号:YCBW2015022)阶段性成果
明中期,吴中地区的绘画与诗歌艺术均出现繁荣之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诗坛与画坛之间的积极互动。其互动的思想基础乃诗人与画家在二门艺术的价值取向上达成一致,即二者均应关切个体存在之权利与尊严。个体的存在总离不开日常生活,因...
关键词:吴中 诗画互动 日常生活 脱俗入雅 
明中期吴中文人评画的“尚意”取向及其负面影响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9期53-56,共4页袁志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明中期吴中地区诗画互动研究(YCBW2015022)研究成果
明中期,吴中文人与画家多依诗评画,即将"画意"作为衡画的最高标准,如强调"画外之意""笔意"等。他们凸显"画意"之本意在于要求艺术家属意主观之思,展开文学想象,从而使画具备文学特质。其正面价值在于彻底将绘画从工艺文化擢升成高雅文...
关键词:以诗评画 画意 虚化 书斋艺术 
理学话语背景下明中诗人对沈周诗歌的批评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50-55,124,共6页袁志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明中期吴中地区诗画互动研究》,项目编号:YCBW2015022
明中期以李东阳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批评沈周诗歌,重在发掘其价值。他们总体认为沈周诗歌醇雅有则,平和清婉;穷物之妙,析理之切;率性自然,从容裕如;博学宏识,追踪古人。这几点实为他们拈出的诗歌批评标准,而且是在程朱理学中孕育出来。检...
关键词:沈周诗歌 批评标准 理学 
低碳发展背景下的设计尺度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4年第9期38-40,共3页袁志准 
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基金项目<低碳生活与设计艺术的互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11059B)
低碳发展是应对环境资源与人类发展之间矛盾而诞生的发展战略,低碳发展必然擢升了设计在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地位。设计要适应这种发展方式,应该遵循促成共生整生的生态平衡、和合交融的社会关系以及创意适切的经济动机等尺度。
关键词:低碳 共生 和合 创意 尺度 
渗透在艺术场中的经济逻辑
《艺术科技》2013年第10期164-164,162,共2页袁志准 
作为社会运转基础的经济法则不仅以显在的方式掌握着社会的整个肌体而且以隐在的方式即通过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浸润来操控着自己的话语范围,僭越文艺场域建立起符号暴力以实现自己的表意策略。
关键词:经济遑辑 文艺场 表意策略 
低碳视域下的日常生活与设计艺术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32-35,共4页袁志准 
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基金项目<低碳生活与设计艺术的互构研究>(1011059B)的阶段性成果
消费时代的设计艺术不仅创构了日常生活审美呈现的物质基础,还在形塑人的日常意识,即建构审美生活图式。但受制于消费话语的设计艺术常被视为提升商品交换价值的工具,它遂成了高碳生活方式的推手之一。在社会发展总体转向低碳的背景下,...
关键词:消费 低碳 设计艺术 日常生活 
试论消费时代设计艺术的低碳化转向被引量:1
《设计艺术研究》2012年第6期4-8,15,共6页袁志准 
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基金项目(1011059B)
消费时代,设计艺术凸显出多重价值但又陷入自我悖论之中。作为经济方式,它只能存身市场,却难免为高碳经济所绑架,自身也趋向高碳化;作为文化形态,它必须化物为文,却无形中诱捕了人的消费欲望,催生了诸多社会顽疾,其固有的人文与生态价...
关键词:消费时代 设计艺术 悖论 低碳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