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昭新

作品数:87被引量:14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老舍小说理论张恨水小说老舍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合肥师范学院学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中国老舍研究的历史演进与价值取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年第2期333-344,共12页谢昭新 
从1929年2月朱自清发表老舍研究第一篇文章《<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至今,老舍研究已走过了94个春秋。以朱自清评论老舍创作个性、艺术风格为开端,20世纪30年代一些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发表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评论老舍《猫城记》、《...
关键词:老舍研究 老张的哲学 短篇小说集 文学批评家 《离婚》 《猫城记》 樱海集 赵子曰 
韦丛芜与鲁迅关系考论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6-23,共8页谢昭新 
韦丛芜初识鲁迅即得到他的提携和关怀,他把鲁迅的关怀和培养化为自己的思想行为指南,在重大历史事件与“论争”中,坚定地站在鲁迅立场上,维护正义与真理;在未名社后期的整顿社务中,由“欠债”问题引起鲁迅对他先有误解、而后消除误解,...
关键词:韦丛芜 鲁迅 交往 考论 
韦丛芜与丁玲的交往和友情——以韦丛芜致丁玲的两封信为中心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26-29,共4页谢昭新 
韦丛芜于1951年12月3日、1952年5月1日分别致丁玲信,此两封信现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两封信主要忆及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公共租界内被捕后移至南京苜蓿园软禁,韦丛芜为营救丁玲而奔波助力一事。从两封信涉及的重要史料可以看出他与...
关键词:韦丛芜 丁玲 交往 友情 
论老舍对布莱希特的接受与创新——兼及《茶馆》与《四川好人》之比较
《民族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59-67,共9页谢昭新 
老舍在旅美期间接受布莱希特的影响,且将接受布莱希特史诗(叙事)剧的影响因素带进了《茶馆》的创作。文章从戏剧创作运思过程、对社会矛盾的揭示、主题表达的哲理深度以及史诗剧叙事形式等方面将《茶馆》与《四川好人》进行比较,揭示老...
关键词:老舍 布莱希特 茶馆 四川好人 先锋传播 
运用传统学术方法 创作与研究老舍传记——以徐德明著述老舍传记为例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9-23,共5页谢昭新 
徐德明著述老舍传记共三部,即《老舍自传》《图本老舍传》《老舍自述:注疏本》。其研究和著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是引论老舍对三十年代"自传热"的反应,以凸显《老舍自传》的突破意义;二是分别论述三部老舍传记的特色,并作版本比较,...
关键词:老舍自传 图本老舍传 注疏老舍自述 传统学术方法 
论日本汉学家伊藤敬一的“老舍学”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20年第2期51-69,共19页谢昭新 
伊藤敬一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老舍研究专家,日中友好使者。伊藤敬一是日本老舍文学研究的先驱之一,也是日本“老舍学”的首倡者。他的“老舍学”随着老舍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与研究的发展而发展。他首倡的“老舍学”以研究论文、翻译、年...
关键词:伊藤敬一 老舍学 汉学 日本 
老舍作品的“世界”与“现实”——谢昭新教授访谈被引量:1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20年第2期5-14,共10页张路 冯晓雪 谢昭新 
嘉宾介绍:谢昭新,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安徽省文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陈登科研...
关键词:中国老舍研究会 文艺评论家 中国当代文学 谢昭新 安徽师范大学 老舍作品 研究会理事 张恨水研究 
论日本“汉学”家伊藤敬一的“老舍学”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年第4期371-386,共16页谢昭新 
伊藤敬一(1)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老舍研究专家、日中友好使者。他是日本老舍文学研究的元首之一,也是日本"老舍学"的首倡者。他的"老舍学"随着老舍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与研究的发展而发展。他首倡的"老舍学"包括以"研究论文、翻译、年谱"...
关键词:老舍研究 传记资料 汉学 日中友好 老舍作品 
老舍五十年代的思想转变及创作价值取向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63-68,共6页谢昭新 
老舍思想和创作价值取向,是紧随时代的政治文化、社会的变革演进而发生变化的。真正促使老舍思想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是他在新的时代新的社会学习了新的革命理论,尤其是学习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后,才走上了一个新的文艺生命的时代。老舍五十...
关键词:老舍 思想转变 创作 价值取向 
老舍文学经典的生成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5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17-124,共8页谢昭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老舍与中外文化关系研究”(13YJA751090)的阶段性成果。
老舍作为现代经典作家,是随着时代和他的文学创作不断创新发展,历经不同时代的文学史的经典化建构及经典性定位而成为现代经典作家的。在“经验主义”创作基础上形成了文学经典《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内涵的丰富性、实质上的...
关键词:老舍 经典作家 经典作品 生成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