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占勇

作品数:16被引量:4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青年学生同异传递文化安全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高教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党政干部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辽西北地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路径探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260-264,共5页邱占勇 宋磊 张依欢 曹在学 
辽宁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资金资助项目(LNSGYP18032)
立足于辽西北地区城市的生态特点,根据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重点从城乡融合、因地制宜、城市紧凑、平衡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辽西北地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实施路径,从整体生态观角度要采取区域协调联动的方式,逐步改善辽西北...
关键词:辽西北 生态宜居 城市建设 
和谐理念下的大学文化建设被引量:1
《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28-30,共3页邱占勇 
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设>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第二.7)
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高校要树立和谐的基本理念,努力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应该在理念与实践相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原则的指导下,全面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着力树立责任意识、创造意识、尊重意...
关键词:和谐理念 大学文化 基本原则 基本关系 
生态伦理:对传统伦理的拓展与超越被引量:2
《学术交流》2007年第2期21-23,共3页邱占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呼唤思想道德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无论中西,传统意义上的伦理道德是社会人伦秩序与个体品德修养的统一,是关于人的价值判断或意义规定,它包括规范准则、风俗习惯、品德修养、善恶评价等内涵。而生...
关键词:生态伦理 传统伦理 研究范式 公正 
树立科学消费观: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命题被引量:4
《理论界》2007年第2期139-140,共2页邱占勇 刘学伶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特殊群体,他们既具有青年时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其理性消费是主流,但其消费行为存在着非理性化、消费结构不科学、消费心理不成熟等现象。本文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在对...
关键词:科学消费观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塑造青年学生优秀文化品格的思考被引量:2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10期44-45,共2页邱占勇 周志强 
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在青年学生的文化品格的塑造工作中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育人意识,把握方向,准确定位,深入研究,努力实践,做到了主次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立...
关键词:青年学生 文化品格 文化实践 
“注重社会公平”与“兼顾公平”的同异之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体会被引量:1
《党政干部学刊》2005年第12期32-33,共2页赵守运 邱占勇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贯彻邓小平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大政策的重要内容,它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城乡之间、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又诱发诸多...
关键词:<建议> 效率 公平 社会公平 分配 
传统文化中的“和”“同”论对高校教育及管理的启示被引量:1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11期33-34,共2页邱占勇 
“和”与“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在先秦时期,曾有过两次关于“和”与“同”的辩论,对后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古人的哲学智慧,对现在的大学管理和学生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可对学科建设...
关键词:“和” “同” 高等教育 高校管理 
在多元文化交融下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被引量:2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24-25,共2页邱占勇 
维护和推动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多样性文化交汇融通过程中,青年学生要达到文化的自觉,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积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借鉴外来文化,承担起先进文化传承与创造的历史...
关键词:多元化交融 青年学生 文化自觉 意识形态 
试论大学生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机制的构建被引量:28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4期38-40,共3页邱占勇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作为大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机制的构建要从生态环境道德信念的确立、生态环境道德观念的养成、生态环境道德情感的培养、生态环境道德原则的确立、生...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环境道德 和谐 伦理 
“非劳动收入”与“剥削”的同异之辨被引量:1
《党政干部学刊》2003年第8期12-13,共2页赵守运 邱占勇 
“非劳动收入”和“剥削”有着确定的内涵,它们的产生、消亡要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剥削与剥削阶级是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范畴;我国目前存在“非劳动收入”和“剥削”有其历史必然性,它们的存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
关键词:非劳动收入 剥削 剥削阶级 价值分配 价值创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