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晓

作品数:6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两性霉素B缓释微球相分离法微球包封率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真菌学杂志》《药学服务与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载两性霉素B的聚乳酸纳米粒对大鼠血液系统(溶血)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中国真菌学杂志》2008年第2期65-68,共4页徐楠 郁晓 温海 陈江汉 
目的研究携载两性霉素B的聚乳酸纳米粒(AmB-PLA-NP)对大鼠肝、肾及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4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mB、AmB-PLA-NP、PLA-NP(聚乳酸纳米粒)及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定时取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
关键词:两性霉素B 聚乳酸 纳米粒 副作用 
载两性霉素B的PLA-PEG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被引量:3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年第12期849-851,共3页徐楠 郁晓 范国荣 温海 陈江汉 
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0452nm016)
采用改良的相分离法制备载有两性霉素B(1)的聚乳酸-聚乙二醇纳米粒,HPLC法检测小鼠脑组织及其它脏器中的药物浓度。以1粉针剂和1脂质体为对照,评价纳米粒的脑靶向作用。在小鼠脑内1粉针剂组未能检测出药物,1脂质体组于3h后能测得微量药...
关键词:两性霉素B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 纳米粒 脑靶向 
去甲斑蝥素聚乳酸-聚乙二醇纳米粒的制备及细胞毒性实验被引量:2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年第4期294-297,共4页任杰 仲谦 李航 袁华 郁晓 成浩 
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课题资助项目(No.0452nm059)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素纳米粒(norcantharidin nanoparticles,NCTD-NP),并考察其缓释特性和细胞毒性。方法:以聚乳酸-聚乙二醇为载体,采用相分离法制备NCTD-NP。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以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以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 纳米颗粒 制备 细胞毒性 聚乳酸 聚乙烯二醇类 
两性霉素B缓释微球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研究被引量:10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年第3期445-451,共7页郁晓 任杰 任天斌 袁华 
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0452nm059);同济大学工科基金。
为了更好地研究药物载体材料对药物微球缓释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将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共聚物作为壁材以相分离法制备含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的微球,研究了不同溶剂/非溶剂、不同分子量共聚物、不同配比共聚物、不同表面活性剂及其不同用量等...
关键词: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 微球 相分离法 缓释 
去甲斑蝥素PLA-PEG纳米微球的制备研究被引量:6
《材料导报》2006年第6期123-125,共3页任杰 郁晓 任天斌 袁华 
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0452nm059);同济大学工科基金
采用复乳法和相分离法两种方法制备去甲斑蝥素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纳米微球。对比了两种不同方法对制得的含药微球在粒径、包封率以及缓释性能方面的差异。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表征了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并用透射电镜观...
关键词: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 去甲斑螫素 复乳法 相分离法 包封率 体外释放 
Carmofur/PLA-PEG微球制备及其对包封率的影响被引量:5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97-101,共5页任杰 郁晓 任天斌 袁华 
上海市纳米技术专项基金资助项目(0452nm059);同济大学工科基金资助项目
以开环聚合制备的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共聚物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将其作为壁材用相分离法制备含抗癌药Carmofur的PLA-PEG微球,研究了共聚物质量浓度、油水体积比、油相和水相的温度、共聚物的特性粘数、表面...
关键词:聚乳酸-聚乙二醇 微球 相分离法 包封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