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熙

作品数:13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真空泵往复式真空泵往复真空泵压缩机真空度更多>>
发文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真空与低温》《真空》《压缩机技术》《机床与液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立式往复真空泵的结构设计被引量:5
《真空》2008年第2期30-33,共4页朱翔 顾海明 金永熙 
本文介绍了立式往复真空泵的结构设计。采用了阀门轴向布置结构,合理设计了泵的气阀、弹簧力、密封、平衡通道结构,选择了易磨损部件的材料。实践表明,所设计的真空泵在提高真空度、降低功耗和提高零部件寿命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真空泵 往复式 立式 设计 结构 
立式往复真空泵的设计与研究被引量:1
《机床与液压》2008年第8期116-118,共3页朱翔 顾海明 金永熙 
介绍了对立式往复真空泵的研究和设计。研究了泵的热力过程,提出了提高真空度、降低功耗和提高零部件寿命的方法和措施。在设计方面采用了阀门轴向布置结构,合理设计了泵的气阀、平衡通道结构,合理选择了易磨损部件材料。通过对比证明...
关键词:真空泵 往复式 立式 
平衡气道对往复式压缩机的性能影响被引量:1
《压缩机技术》1998年第1期13-14,34,共3页金永熙 
从理论上分析了缸壁开平衡通道对双作用缸级的吸气和功率等的影响,并确认这是一种增加往复式压缩机的排气量、降低功率和排气温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往复式 压缩机 气缸壁 性能 平衡气道 功率 排气 
单缸双作用单级与双级抽气往复式真空泵真空度的对比分析
《真空与低温》1998年第1期20-25,共6页金永熙 顾海明 
对单级与双级抽气开平衡通道与不开平衡通道的真空泵的真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导出了相应的真空度的计算公式。得出了开平衡通道的单级抽气可以设计得比不开平衡通道的双级抽气真空泵真空度高的结论。
关键词:真空泵 真空度 平衡通道 往复式 单级 双级 
往复式真空泵环状阀的设计被引量:4
《机械科学与技术(江苏)》1997年第6期18-21,共4页金永熙 
分析了往复式真空泵用环状阀与往复式压缩机用环状阀的不同之处,并从降低能耗、保证气阀使用寿命、提高真空度三方面去考虑环状阀的设计.
关键词:真空泵 环状阀 往复式 设计 
关于活塞环弹力及开口间隙计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压缩机技术》1997年第5期14-16,29,共4页金永熙 
针对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的《活塞式压缩机设计》和一些压缩机教科书中所介绍的计算活塞环开口间隙,及应力公式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方法和计算公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应力 活塞环 弹力 开口间隙 压缩机 
活塞环初弹比压 p_k 的确定被引量:1
《压缩机技术》1997年第4期16-19,共4页金永熙 
对活塞环的运动规律、活塞环的受力情况、初弹比压的作用、初弹比压对活塞环密封性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确定初弹比压的方法。
关键词:活塞环 密封 初弹比压 
立式半无油往复式真空泵活塞环和张力环的设计
《真空》1996年第5期10-14,共5页金永熙 
我们在设计LVP型立式半无油往复式真空泵的过程中,对活塞环和张力环的设计进行了些探讨和研究,现介绍如下,以供设计者和用户参考。
关键词:真空泵 往复真空泵 活塞环 张力环 
采用平衡道和尽可能减小余隙容积是提高往复式真空泵真空度的有效措施被引量:6
《真空》1996年第4期23-26,共4页金永熙 
日本人设计的立式往复式真空泵采用较小的相对余隙容积(a=0.015~0.025),不采用平衡道;我国温州工业泵厂研制生产的WL型泵采用了平衡通道,但取了较大的相对余隙容积(a=0.07)。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上述二种方...
关键词:真空泵 往复真空泵 真空度 平衡道 余隙容积 
提高采用环状阀的立往复式真空泵真空度的方法
《真空》1996年第3期17-22,共6页金永熙 
本文对采用自动固定气阀(环状阀)的立式往复式真空泵真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介绍了设计LVP-100型立式单缸双作用无油润滑往复式真空泵在提高真空度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真空泵 往复真空泵 环状阀 真空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