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超

作品数:7被引量:10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构造带大别造山带秦岭造山带SONG早中生代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岩石学报》《地质科学》《地学前缘》《中国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多期构造折返:以桐柏-红安-大别造山带为例被引量:16
《科学通报》2013年第23期2259-2265,共7页林伟 冀文斌 石永红 褚杨 李秋立 陈泽超 刘飞 王清晨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825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25009);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8-001)资助
通过对桐柏-红安-大别造山带高压-超高压碰撞造山带详尽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的剖析,厘定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经历了三期构造折返.它们分别是:(1)碰撞后折返:与造山带加厚岩石圈构造垮塌有关,主要表现为早白垩世NW-SE向的伸展,典型区域是北...
关键词:高压-超高压 变质岩石 多期次折返 伸展构造 桐柏-大别山 造山带 
越南东北部早中生代构造事件的年代学约束被引量:26
《岩石学报》2013年第5期1825-1840,共16页陈泽超 林伟 Michel FAURE Claude LEPVRIER 褚杨 王清晨 
国家973项目(2009CB825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2500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15-1)和重大科技项目(2011ZX05008-001)联合资助
越南东北部-海南岛-粤西南构造带整体上呈NW-SE走向展布于华南板块的南缘,是理解华南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作为印支运动代表性地区的越南东北部地区Song Chay构造带上,下古生界浅变质沉积岩、上古生界至早-中三叠世未变质的沉积盖层中...
关键词:华南板块南缘 SONG Chay构造带 逆冲推覆 早中生代 构造演化 
华南板块南缘早中生代的逆冲推覆构造及其相关的动力学背景被引量:24
《地质科学》2011年第1期134-145,共12页林伟 Michel Faure Claude Lepvrier 陈泽超 褚杨 王清晨 N'guyen Van Vuong Vu Van Tich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01课题"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形成与后期演化"(编号:2005CB4221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编号:KZCX1-YW-15-1)资助
作为理解华南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在华南板块南缘的云开地体和越北的Song Chay地体发育了早中生代的向北东逆冲推覆的韧性变形。在云开地体,经历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变质的矿物指示了产状平缓的面理上发育明显的北东—南西向矿物拉伸线...
关键词:华南板块南缘 云开地体 SONG Chay地体 北东向逆冲推覆构造 早中生代板块拼合 
秦岭石人山岩块的构造岩石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10
《中国地质》2010年第2期347-356,共10页任升莲 宋传中 李加好 陈泽超 黄文成 张浩然 张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97;40772131)资助
通过对石人山岩块进行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特征分析,总结出在洛南—栾川断裂带的影响下,该岩块的变质-变形特征,并阐述其变化规律。石人山岩块的南部边缘发育有一套混合岩带,褶皱强烈,基性岩条带十分清晰。岩石的变质程度由南向北逐渐...
关键词:构造矿物学 岩石有限应变 流变学 递进变形 秦岭造山带 
大别山南缘(团陂-马垅剖面)构造变形分析及意义被引量:3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9期1394-1398,共5页陈泽超 宋传中 黄文成 连芸 蔡志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2131);中石化基础研究资助项目(09-02)
大别造山带自形成以来经历了早期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碰撞,以及后造山伸展阶段的伸展滑脱,岩层中保留了多期的构造变形记录,导致俯冲碰撞期的构造变形难以识别。文章重点研究大别山南缘团陂至马垅这一剖面,通过野外的宏观构造...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 俯冲构造 岩石有限应变 变形 
华北板块南缘的变形分解:洛南—栾川断裂带与秦岭北缘强变形带研究被引量:18
《地学前缘》2009年第3期181-189,共9页宋传中 任升莲 李加好 陈泽超 连芸 蔡志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131;40372097)
秦岭洛南—栾川断裂带具有左旋斜向俯冲的运动学特征,其产状一般为107°/N∠65°。华南板块的俯冲方向为80°,俯冲角度为42°;华南板块运动方向为42°,运动方向与华北板块南部边界的夹角为65°,汇聚角25°。秦岭北缘强变形带内褶皱枢纽...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 斜向汇聚 变形分解 递进变形 汇聚因子 
秦岭洛南-栾川构造带的变形分解与年代学制约被引量:23
《中国科学(D辑)》2009年第2期144-156,共13页宋传中 张国伟 王勇生 李加好 陈泽超 蔡志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372097,40772131)资助
洛南-栾川构造带位于华北板块与秦岭造山带之间,它包括洛栾断裂带和断裂北侧的强变形带.断裂带内发育有韧性剪切带、叠瓦状脆性断层和双重构造等,是在同一构造背景下同一剪切带内不同层次的构造变形叠加.线理构造主要有矿物生长线理、...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 斜向汇聚 汇聚因子 变形分解 大陆增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