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骏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更多>>
发文主题:违法行为违法守法《民诉法》公益诉讼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论坛》《民间法》《学术探索》《长江丛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全民守法的细节——以大众的法律态度为中心
《长江丛刊》2018年第9期134-134,136,共2页陈骏 
在"全民守法"时代,法治的细节应当体现在细微之处。当前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随地吐痰、闯红灯等看似微小、琐碎的违法行为,对于"全民守法"的整体格局或法治社会长远塑造无疑是一种消解。这些行为发生背后是人们的守法态度出现偏差,...
关键词:全民守法 法律态度 社群主义 
法律道德主义适用于微小违法行为治理的可能与限度被引量:2
《重庆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42-46,共5页陈骏 苏晓宏 
2017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论认知风格对法官决策差异形成的影响"(批准号:17NDJC195YB);2017年度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第七期海外调研资助项目
法与道德关系是法理学的元命题,关于微小违法行为的规制路径便镶嵌其中。此类行为是一种违反公共道德、侵犯公共利益的微小过错行为,在陌生人社会的具体场景里,当前过于柔和、松散的法规范难以有效因应。通过对法律道德主义的还原与激活...
关键词:微小违法行为 法律道德主义 父爱主义 规制路径 
微小违法行为演化为习惯的可能——基于正义观的分析
《学术探索》2017年第7期71-75,共5页陈骏 
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2017-1-009)
微小违法行为是社会均衡状态下大量发生的行为,相比于犯罪或重大违法行为,其发生概率大并且纠正难度大,本文试图从正义观角度认识并解释微小违法行为。基于常识和传统法律文化基因所集聚而成的正义观支配着人们的守法和违法,而正义观的...
关键词:微小违法行为 常识 正义观 正当性 
微小违法行为及其社会纠正探究被引量:1
《长江论坛》2017年第3期70-75,共6页陈骏 
微小违法行为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行为,其发生频率远高于一般违法犯罪行为。该行为直接影响人们正常的衣食住行,降低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当前对于微小违法行为的纠正,存在执法难度大、执法难以跟进立法等困境。本文分析了微小违法行...
关键词:微小违法 社会纠正 守法中心主义 
自然习惯与环境治理的冲突与调和——以农村“烧秸秆”行为为分析对象
《民间法》2016年第2期258-266,共9页韩振文 陈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法律正当性问题研究”(批准号:15BFX034)阶段性成果;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项目“自然习惯与基层政府环境治理的冲突研究”(项目编号:20164096)
'禁烧秸秆'和'烧秸秆'是一组基层政府环境治理与农村农业生产习惯之间矛盾的体现。随着'雾霾'问题从环境化向社会化转变,基层政府在处置'烧秸秆'行为引发环境污染问题上尽其所能,但是村民基于传统的自然习惯和农业生产的成本考量,仍无...
关键词:自然习惯 环境治理 守法成本 程序正义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6年第1期127-135,共9页陈骏 韩振文 
2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法律正当性问题研究”(批准号:15BFX034)阶段性成果
从古典时期'公民美德'就作为城邦的集体主义体现,但在当下盛行的个体理性主义之中,很难再延续雅典时候的荣光。以时间叙述的脉络展开,从柏拉图《理想国》里对'公民美德'与善、城邦之间的关系,到卢梭将'公民美德'化为《爱弥儿》中内在的...
关键词:公民美德 公民冷漠 好撒玛利亚人法 立法化 
论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动产物权的适用空间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64-66,共3页陈骏 
物权争议可以分为双方物权争议和三方物权争议,双方物权争议可以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而三方物权争议一般应适用物之所在地法,但在例外情形时也可以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物权和债权是紧密相联的,当事人在动产物权选择的法律与在合同...
关键词:意思自治 双方物权争议 三方物权争议 
《民诉法》视域下农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探析被引量:3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139-141,共3页陈骏 曾荣 
本文以新《民诉法》第55条为视角,针对当前农村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根据立法确立的"基本法+单行法"制度模式,提出农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启动主体,通过对司法路径、制度保障等方面论证,与农村环境保护和救济结合,探索农民环境权益保障...
关键词:农村环境 公益诉讼 启动主体 
ADR多元调解模式在基层法院的适用及范式危机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第14期61-62,共2页陈骏 
基层法院引入域外ADR多元调解模式,将其与本土资源相结合,在解决群众纠纷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ADR模式中,要求法官具备利益衡量和释明法律的司法技艺,以及具备充分的说理艺术。
关键词:ADR多元调解 说理艺术 调解危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