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振文

作品数:44被引量:8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司法司法裁决裁决法官法治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法律方法》《济宁学院学报》《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特色人权理论的法理重述——从自然权利到马克思主义“类本质”权利被引量:2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1期107-117,共11页韩振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庭审实质化语境下法官认知风格的测验及其改善研究”(18CFX00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论认知风格对法官决策差异形成的影响”(17NDJC195Y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特色人权理论的法理重述,涉及从自然权利到马克思主义类本质权利的范式转换。基于自然法观念的自然权利理论一直面临着生成来源的质疑,特别是道德哲学上的功利主义以及政治哲学上的交往理性理论之强烈批判。在当今法学界各思想流派...
关键词:“类本质”权利 自然权利 中国特色人权理论 法理 
庭审实质化语境下法官预判的认知偏差及其防控被引量:2
《法治社会》2020年第5期74-82,共9页魏丹丹 韩振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庭审实质化语境下法官认知风格的测验及其改善研究”(项目编号:18CFX004)的研究成果。
法官预判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民众对于纠纷解决的公正期待。法官在经过长期对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依靠直觉、法感等对待决案件作出预测评判。直觉和态度等不稳定的非理性因素导致法官预判可能出现认知偏差。法官在当前制...
关键词:法官预判 认知偏差 防控修正 庭审实质化 
当事人发问权:规则体系、制约因素及优化路径被引量:1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08-119,共12页国鹏 韩振文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服务决策咨询项目“山东省烂尾楼盘治理法治化实施机制研究”(19BJCJ0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审判研究专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的路径研究”(18CSPJ10)。
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系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当事人发问与陈述、辩解、反驳等均为当事人辩论的方式。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经过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在法庭调查阶段就案件事实问题向证人、鉴定人、勘...
关键词:当事人发问权 当事人发问难 庭审方式 法官思维 发问规则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司法的方法与载体被引量:2
《法治社会》2019年第5期72-80,共9页韩振文 魏丹丹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审判研究专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CSPJ10);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论认知风格对法官决策差异形成的影响”(项目编号:17NDJC195Y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司法如何回应主流价值观是当前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与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审慎解决的问题。为此学界有很多热议,其主要观点是在国家层面上通过立法将核心价值观写入法条,但这不免会造成司法上法官机械地运用法条,出现判决理由...
关键词:乡村司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乡村振兴 法律方法 论证载体 
预判确定性命题的证立与捍卫——以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观为线索被引量:4
《人大法律评论》2018年第3期347-367,共21页韩振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庭审实质化语境下法官认知风格的测验及其改善研究”(18CFX004);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中国行政法治文化的嬗变与演进”(13YJC820077)的阶段性成果
预判确定性命题能够穿越错综复杂的司法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民众对纠纷解决的公正期待。美国法律现实主义'怀疑论'对这一命题提出严峻挑战,但恰恰通过考察'敌方'阵营中卢埃林开辟的具有建设性的'中间道路',反而证明在寻求一种新的更...
关键词:预判确定性 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 认知风格 认知的双重加工模型 智慧法院建设 
面向证立获致正当性的司法裁决程序
《北方法学》2018年第4期16-25,共10页韩振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审判中心视域下的司法假定方法检验研究”(16YJC82000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资助项目(2017M611967)的研究成果
通向司法独立的裁判之道是中外理论家探讨的永恒主题。瓦瑟斯特罗姆教授在《法官如何裁判》中规范性地检视司法裁决的各种可能程序,是对现实司法决策行为的模型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司法行为分析的严谨程度。他在批判"规则适用导向...
关键词:法律发现 法律证立 司法假定 司法检验 二阶裁决证立 
论网约车地方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以Q市为实证分析对象
《法治社会》2018年第1期71-79,共9页韩振文 王汉晴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M611967)的研究成果
网约车作为适应"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在各个地市出现后迅速发展壮大。与网约车相关的新的利益群体产生,动摇着原有的利益格局,由此新旧利益群体之间冲突不断。如何通过立法工作"分蛋糕",使利益各方满意,这十分考验立法机关的能力。通过...
关键词:网约车 地方立法 利益衡量 立法重复 
论我国法官认知风格的实证测验及其理性反思被引量:2
《河北法学》2018年第1期101-109,共9页韩振文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论认知风格对法官决策差异形成的影响>(17NDJC195YB);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资助项目(2017M611967)
认知风格在司法决策活动中的作用机制是一个尚待澄清的核心问题。当前学术界关于认知风格与司法行为的潜在相关性更多侧重理论性的描述、解释,而相对忽视了借助实验测量工具来实证测验认知风格如何会对法官决策差异产生的影响。目前基...
关键词:认知风格 司法决策 实验测量 规范与事实 信念与策略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认知心理机制及其法治化防控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0期62-68,共7页韩振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审判中心视域下的司法假定方法检验研究”(16YJC82000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论认知风格对法官决策差异形成的影响”(17NDJC195YB)。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机制讨论较多,但却相对忽视了个体参与者认知心理因素更为基础性的驱导功用与评估调控。从角色定位与演化过程相结合的双重视角准确认识和把握群体性事件,在此基础上借助认知心理学的智识工具...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认知心理机制 法治化防控治理 依法行政 公正司法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认知心理机制及其法治化防控被引量:5
《学术交流》2017年第8期110-116,共7页韩振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审判中心视域下的司法假定方法检验研究"(16YJC82000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论认知风格对法官决策差异形成的影响"(17NDJC195YB)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机制讨论较多,但却相对忽视了个体参与者认知心理因素更为基础性的驱导功用与评估调控。从角色定位与演化过程相结合的双重视角准确认识和把握群体性事件,在此基础上借助认知心理学的智识工具...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认知心理机制 法治化防控治理 依法行政 公正司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