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昌

作品数:67被引量:1122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刑法刑事政策刑法理论宽严相济刑法学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法制与社会发展》《中外法学》《法学杂志》《法学家茶座》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危险社会与刑法谦抑原则被引量:83
《人民检察》2010年第3期5-9,共5页马克昌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危险,因而现代社会被称为危险社会。在这里,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法益,法益保护早期化的刑法应运而生。谦抑原则是近代刑法的根本原则,其内容有三,即刑法的补充...
关键词:危险社会 法益保护早期化 刑法谦抑原则 
提升公信力须严格依法办事被引量:3
《人民检察》2009年第23期31-31,共1页马克昌 
执法公信力就是执法活动在公众中的信任程度。董必武曾认为:政府的威信不是建立在群众恐惧上,而是信任上。“公”是公众,“信”是信任,“力”是程度。对于执法行为,群众信不信任,信任的程度如何,就是公信力。并且,公信力是公众...
关键词:公信力 依法办事 信任程度 执法活动 执法行为 公众 董必武 “公” 
中国刑法学60年反思被引量:4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585-589,共5页马克昌 
中国刑法学60年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创建和曲折发展时期、停滞时期以及恢复和发展时期。其间,中国刑法学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当然也还存在不足。今后刑法学研究要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刑法理论,科学地开展刑法学体系的研究...
关键词:刑法学 60年 反思 
简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被引量:12
《刑法论丛》2009年第3期13-27,共15页马克昌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是各种犯罪论体系的一种,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最早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是古典的犯罪论体系,其特点是:构成要件和违法性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其次是新古典的犯罪论体系,它承认特殊的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再次为目的...
关键词:构成要件符合性 违法性 有责性 
刑法的机能新论被引量:25
《人民检察》2009年第8期6-10,共5页马克昌 
在罪刑法定语境中,刑法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含义,是指以罪刑法定为基本原则,重视保护个人权利的现代民主国家刑法的机能。当代日韩两国的刑法将刑法的机能分为刑法的本质的机能和刑法的具体机能。后者包括预防机能、保护机能和保障机能。...
关键词:刑法机能 预防机能 保护机能 保障机能 
刑法三十年反思被引量:3
《人民检察》2008年第19期5-9,共5页马克昌 
1997年刑法对1979年刑法的修订,是我国刑法的历史性进步,从宏观方面看,主要表现为从类推制度到罪刑法定原则的转变,由部分死刑核准权下放到死刑复核权全部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刑事政策从惩办与宽大到宽严相济的调整。但是,回顾我...
关键词:刑法立法 刑法司法 罪刑法定 宽严相济 
我国刑法也应以谦抑为原则被引量:30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5期1-5,共5页马克昌 
刑法谦抑原则在日本及欧陆诸国刑法理论中受到高度重视,其基本内容包括刑法的补充性、片断性和宽容性。基于刑法本身性质、我国法律文化传统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刑法也应采用谦抑原则,并应从立法、司法、行刑三个方面努...
关键词:刑法 谦抑 原则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演进被引量:26
《法学家》2008年第5期67-70,共4页马克昌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我国法律文化上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春秋时期就可以看到其思想萌芽。"宽严相济"在作为刑事政策提出之前,经过镇压与宽大两个政策——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进程。该政策的提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关键词: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 和谐社会 
完善我国关于洗钱罪的刑事立法——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依据被引量:16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3-7,共5页马克昌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我国的批准、实施带来了国内立法完善问题。该公约关于洗钱罪的规定与我国《刑法》规定在洗钱罪的上游犯罪、洗钱行为方式以及犯罪主体范围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履行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有必要依据该公约...
关键词: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洗钱罪 立法完善 
“机关”不宜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主体被引量:7
《人民检察》2007年第11S期5-6,共2页马克昌 
9月下旬,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在长春召开。年会围绕单位犯罪基本理论、死刑的司法限制和《刑法修正案(六)》的理论与实务等三大问题展开研讨。与会专家学者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结合域外的刑法理论与经验,就我国刑法的修改...
关键词:单位犯罪 刑法学研究会 机关 司法实践 中国法学会 刑法修正案 专家学者 刑法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