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松

作品数:92被引量:76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水溶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堆肥腐殖质地下水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安全与环境学报》《环境工程学报》《厦门理工学院学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性粉煤灰净化酸性矿山废水污染机理研究被引量:1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4年第5期1635-1645,共11页王宪革 赵子千 沙浩群 何小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1806503)。
煤矸石堆存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对周边水环境具有严重污染风险。基于“以废治废”理念,选择煤炭燃烧产生的粉煤灰开展了去除AMD中污染物的研究。针对粉煤灰原灰处理效果不佳的现状,对比了不同改性条件下...
关键词:酸性矿山废水(AMD) 粉煤灰 改性 吸附 
畜禽粪污异位发酵床处理残渣组成特征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2024年第9期2030-2041,共12页刘庆玉 美英 王宪革 孙越 王玉欣 郑敬 何小松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No.2022YFHH0089)。
异位发酵床是处理畜禽粪污的常用技术,目前针对异位发酵床的研究基本是在半年以内的短期跟踪,对于一年以上异位发酵床处理后残渣的组成特征及利用潜力仍不清楚,限制了发酵后残渣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选择浙江省3个典型养猪场,采...
关键词:异位发酵床 微生物 溶解性有机质(DOM) 分子量排阻色谱 三维荧光光谱 
填埋场及周边地下水中氯代有机物组成与风险研究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4年第1期89-97,共9页郑敬 潘琦 王玉欣 沙浩群 王宪革 刘洪宝 何小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0174)。
氯代有机物降解难、毒性大,填埋场是氯代有机物的重要汇集地。针对填埋场渗滤液泄漏进入地下水中氯代有机物风险不明现状,采集了一个非正规填埋场的地下水样品,并结合收集的中国、德国、美国、西班牙、波兰、挪威共6个国家13个填埋场附...
关键词:氯代有机物 地下水 填埋场 健康风险评估 
煤矸石堆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成因研究被引量:4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3年第4期1604-1613,共10页赵子千 沙浩群 黄赳 何小松 潘琦 柳榭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1806503)。
选择山西太原典型矿矸石堆场,采集自燃程度不同的煤矸石及其周边受污染地下水,测定其中重金属、无机盐和有机物组成与浓度,并基于统计学分析探究地下水污染来源。结果显示:矸石浸提液和堆场下山腰自流出的地下水,重金属Cd、Pb、As、Zn...
关键词:矸石山 渗滤液 地下水 重金属 硫酸盐 
地下水抽出—处理的困境与破局被引量:7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3年第4期562-568,共7页赵子千 黄赳 魏坤昊 何小松 潘琦 柳榭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0YFC1806503)。
中国部分区域地下水污染严重,抽出—处理是地下水修复常用技术,但目前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破解途径缺乏总结。通过总结近20年抽出—处理技术领域文章发现,处理后期出现的拖尾反弹现象及解决方案的探索是研究重点。这一现象是由水力...
关键词:抽出—处理 拖尾 反弹 生物降解 表面活性剂 
基于DPSIR模型的京津冀耕地利用转型及驱动因素研究被引量:3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2期97-105,共9页李强 油畅 何小松 崔骏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9JHQ01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YFD1101300);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
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DPSIR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京津冀耕地转型的时空变化及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05—2018年,京津冀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林草地的比重最大,分别为67.16%和23.14%;在空间分布上,冀中平原区主要存在耕地与建设用地...
关键词:耕地转型 驱动因素 京津冀 DPSIR模型 
有机废物制备腐植酸肥关键技术研发及增肥净土应用
《中国环保产业》2022年第2期57-58,共2页何小松 
项目名称:有机废物制备腐植酸肥关键技术研发及增肥净土应用项目编号:HJJS-2021-2-14获奖等级:二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澳佳生...
关键词:有机废物 中国科学院 资源研究所 生态农业 刘洪涛 关键技术研发 增肥 
堆肥腐殖酸形成及其电化学活性被引量:8
《环境科学研究》2021年第12期2980-2988,共9页油畅 崔骏 李强 刘娇娴 郑明霞 杨超 何小松 张茉莉 涂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D1101300)。
为探究堆肥腐殖酸形成过程及腐殖酸的氧化还原性能,以城市生活垃圾不同堆肥阶段提取的腐殖酸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色谱学技术、光谱学方法和电化学分析,研究了堆肥过程不同形态氮和碳官能团形成腐殖酸的特征,探究了堆肥腐殖酸的氧化...
关键词:垃圾堆肥 腐殖酸 氨基酸 电化学 
垃圾渗滤液提取生化腐植酸的资源化利用效果与生态风险评估迫在眉睫
《腐植酸》2021年第4期90-90,共1页何小松 李明刚 
生活垃圾的处理,无论填埋、堆肥还是焚烧,都会产生大量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结合膜过滤是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最主要的技术,占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量的70%以上。垃圾渗滤液经上述工艺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膜浓缩液,其主要成分是与矿源腐植...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生态风险评估 高级氧化 生活垃圾 资源化利用 膜浓缩液 合成有机物 焚烧 
垃圾填埋场腐殖质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
《腐植酸》2021年第2期17-23,共7页潘琦 刘洪宝 刘娇娴 孙晓杰 何小松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桂科AD18126018)。
目前,我国大约51.9%的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方式,填埋场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也是周边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探究垃圾填埋场生化腐殖质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加速垃圾填埋场腐殖化进程,减少腐殖化时间,同时也降低了腐殖化过程中...
关键词:腐殖质 木质纤维素 微生物 无机矿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