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蓉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电子束高温氧化ZRO氧化锆NICOCRALY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机械工程材料》《微细加工技术》《金属热处理》《核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电子束原子束结合沉积ZrO_2Y_2O_3-NiCoCrAlY涂层高温氧化行为及其分析
《微细加工技术》1993年第3期78-82,共5页汪德志 冯志蓉 黄宁康 
采用电子束原子束结合技术在GH140基材上沉积的ZrO_2·Y_2O_3—NiCoCrAIY复合膜涂层试样进行了1100℃,10h的等温氧化试验。并对试样高温氧化前后的涂层进行了电子形貌及XRD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复合膜形式的涂层其抗氧化能力大大优于单层...
关键词:高温合金 电子束 原子束 沉积 高温氧化 涂层 
氩离子辐照对ZrO_2-Y_2O_3薄膜的结构影响被引量:1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2年第6期30-35,共6页黄宁康 冯志蓉 汪德志 
为了研究离子辐照对薄膜结构的影响,对氩离子辐照磁控溅射沉积的ZrO_2-8%(m/m)Y_20_3薄膜,用XRD、AES及XPS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溅射沉积的无定形薄膜经离子辐照后发生了晶化,膜内元素与基体元素发生了显著的混合,表面污染的碳向膜...
关键词:离子 辐照  薄膜 氧化锆 氧化钇 
不同基材上电子束原子束结合沉积NiCoCrAlY的高温氧化研究被引量:1
《机械工程材料》1992年第5期16-19,31,共5页黄宁康 汪德志 冯志蓉 熊兆奎 王培录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
在不同的铁基合金GH140、1Cr18Ni9Ti、A3基材上采用电子束原子束结合技术进行了NiCoCrAlY膜的沉积,并进行了1000℃、10 h的等温氧化试验,通过试样高温氧化前后的电子形貌、EDAX组分测量以及XRD物相分析表明,沉积膜与基材发生了不同程度...
关键词:电子束 原子束 结合沉积 高温氧化 
三束结合沉积NiCoCrAlY-ZrO_2·Y_2O_3涂层的高温氧化被引量:1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年第2期47-52,共6页黄宁康 冯志蓉 汪德志 王培录 熊兆奎 
国家八六三计划资助项目
不同工艺规范的离子束、电子束,原子束结合沉积NiCoCrAlYZrO_2·Y_2O_3热障复合涂层试样进行了1000℃ 300小时等温氧化及金相、电子探针、XRD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的涂膜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基体缺陷导致涂膜局部剥落是本试样涂层高温...
关键词:涂层 高温氧化 离子束 电子束 沉积 
氮离子轰击司太立合金沉积层的抗蚀性能研究
《核技术》1992年第1期7-12,共6页黄宁康 冯志蓉 
2Crl3不锈钢基体上190keV氮离子辐照磁控溅射沉积司太立合金的试样,在0.5mol/1H_2SO_4及0.1mol/l NaCl溶液中采用三电极动电位扫描法测定试样的阳极极化曲线,并通过RBS及XPS分析.对氮离子在不同介质中的抗蚀行为进行了机理探讨。
关键词:抗蚀性  司太立合金 离子轰击 
粒子束综合处理在盐浆泵叶轮上应用的研究
《金属热处理》1991年第12期27-31,共5页黄宁康 申勇 王明华 冯志蓉 张碧 
离子束、电子束和磁控溅射沉积相结合技术是材料表面改性的一项新技术。采用该技术对制盐化工厂盐浆泵叶轮进行了表面涂覆处理,经实际运行考核,有效地提高了叶轮的抗腐蚀磨损性能,其使用寿命提高4~8倍。
关键词:粒子束 盐浆泵 叶轮 腐蚀 磨损 
离子束混合对13%铬钢抗蚀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核技术》1990年第10期583-588,共6页黄宁康 冯志蓉 
Cr13不锈钢试样上磁控溅射沉积50nm左右的Ta,然后用200keV的Xe离子轰击进行离子束混合表面处理。在1mol/l H_2SO_4、0.5mol/l H_2SO_4、0.1mol/l NaCl溶液中采用三电极动电位扫描法测定试样的阳极极化行为,并配合扫描电镜等观察分析表明...
关键词:离子束 腐蚀 铬钢 
电子束熔凝司太立合金复层的抗蚀性能研究被引量:2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3期325-329,共5页冯志蓉 黄宁康 
在不锈钢2Cr13表面,用直流磁控溅射沉积,经电子束熔凝处理,获得司太立合金复层,利用电化学技术研究了在0.5M硫酸和0.1M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特性.有效地改善了2Cr13钢的抗蚀性能,临界电流密度I_c降低2个量级,钝态电流密度降低一个量级.利...
关键词:电子束 司太立合金 不锈钢 腐蚀 
Co_(66)Fe_4V_2Si_8B_(20)金属玻璃的结构弛豫和晶化的研究
《钢铁研究学报》1989年第1期55-62,共8页何思明 冯志蓉 
用倒扭摆、DSC和TEM研究了金属玻璃Co_(66)Fe_4V_2Si_5B_(20)的结构弛豫和晶化过程。在结构弛豫阶段,内耗与温度近似呈指数增加,激活能有一较宽分布。预退火后内耗降低,但在预退火温度以下的降温和升温过程中内耗有回复性,长期等温退火...
关键词:结构弛豫 CO Fe4V2Si8B 金属玻璃 晶化过程 等温退火 能量损耗 激活能 变换模型 晶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