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华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扶贫题材脱贫精神坚守乡土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评介》《电影文学》《当代教育》《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师范类院校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20-27,共8页刘佳人 刘崇华 
2017年教育部出台文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基于此前提,比较文学课程从自性和师范认证要求出发,围绕转变教学思维、优化教学内容、调整考核方式、修订教学大纲等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反思,从而为课程的持...
关键词:师范院校 比较文学 教学改革 
贵州脱贫题材电影的审美追求与价值意义
《电影文学》2023年第8期100-104,共5页刘崇华 
贵州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产生了众多感人至深、充满崇高精神力量的脱贫故事。贵州脱贫电影在讲述贵州脱贫故事时,关注到脱贫进程中各类人物的生命个体感受与价值诉求;重视对深重贫困的直接呈现,常以贫困叙事为发端,力求呈现脱贫...
关键词:贵州 脱贫题材电影 审美追求 价值意义 
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阅读研究
《中国出版》2022年第18期61-64,共4页刘崇华 
出版物与阅读实践之间的距离是真正赋予出版活动意义的“最后一公里”,阅读情况是衡量出版物价值意义的重要指标。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出版物阅读具有重要的精神文化意义,阅读实践使脱贫攻坚故事的讲述、传播及其精神文化价值得以实现。近...
关键词:脱贫攻坚主题文学 出版 阅读 
贵州扶贫报告文学的发现、洞见与突破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6,共6页刘崇华 刘佳人 
贵州师范学院校级教师科研重点项目“贵州扶贫报告文学的审美品格与时代精神研究”(项目批准号:2019ZD003)。
近年来,随着贵州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及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贵州扶贫报告文学大量涌现,佳作倍出。贵州扶贫报告文学直面贵州贫困实际,以“发现”的文学眼光建构了针对“贫穷”的主体性叙事策略,深刻洞见了物质贫穷背后的精神贫瘠,并...
关键词:贵州扶贫报告文学 精神贫困 脱贫精神 
乡土、农村与城市:三位一体构建《十八洞村》的故事世界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21年第23期59-62,共4页刘崇华 
贵州师范学院教师科研重点项目“贵州扶贫报告文学的审美品格与时代精神研究”(项目批准号:2019ZD003)阶段性成果。
苗月执导的扶贫题材电影《十八洞村》(2017)自上映以来便是同类题材作品中的翘楚之作。影片在讲述中国扶贫故事时,超越了其他同类题材作品或简单图解主流话语或借用喜剧形式弱化乡村社会复杂性的表现形式,采用乡土、农村与城市三种叙述...
关键词:主流话语 精神坚守 喜剧形式 乡村现代化 同类题材 精准扶贫 人物形象 社会复杂性 
通向梦与诗意的幽径——论废名小说中的破折号运用
《当代教育》2009年第1期123-125,共3页刘崇华 
废名小说运用了大量的破折号,这些具有修辞功用的符号对理解废名小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打开“难懂”的废名小说理解空间的一把钥匙。本文就从意识的串联、诗意的促成和符号的物化三个方面来对小说中破折号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废名 小说 破折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