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阳

作品数:29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码头工人启蒙都市人力车夫苦力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武汉文史资料》《四川戏剧》《档案》《消费导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武汉: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一)——武汉早期工人的构成、生存状况及觉醒被引量:1
《武汉文史资料》2018年第7期49-58,共10页刘秋阳 
武汉早期工人的构成及生存状况 武汉工人主要是在1861年汉口开埠后逐渐出现的.“帝国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使它产生了变化,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对立物一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而特别是造成了在帝国...
关键词:中国 武汉 工人 近代工业 早期 发祥地 民族资产阶级 觉醒 
近代中国都市苦力帮略论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80-85,共6页刘秋阳 刘秀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YJAZH061)
与行会存在于手工业劳动者中的状况不同,帮口是近代普遍存在于都市非熟练技术的苦力工种中的下层社会组织。都市苦力帮的组织简单,没有成文的帮规。苦力既依赖苦力帮,又受其控制。都市苦力帮既是近代都市苦力同乡的集合体,又是残酷生活...
关键词:苦力帮 都市劳工 近代中国 
略论民国时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60-66,共7页刘秋阳 孙传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YJAZH061)
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农民离村在中国主要发生在民国时期。民国时期中国农民离村遍及全国,不仅离村率高、人数多,还呈现三个方面特点,即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以少地或无地的自耕农、半自耕农和雇农为主,以部分家庭成员离村为主。民...
关键词:民国时期 中国 农民离村 
近代中国都市苦力劳动状况略论——以沪、宁、汉、渝为中心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69-75,共7页刘秋阳 金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YJAZH061)
都市苦力作为近代中国都市人数众多的下层社会群体,是"机械业不发达"及"丰富的廉价的没有技术的劳动力"大量存在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与近代工厂工人相比,都市苦力"专靠卖力气来吃饭",劳动强度更大;劳动时间长且不固定,经常"张着火红...
关键词:近代 都市苦力 劳动状况 沪汉宁渝 
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市棚屋略论(1920—1935)——以沪、宁、汉、渝为中心
《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151-154,共4页刘秋阳 王广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近代中国都市苦力研究--以沪;宁;汉;渝为中心"[11YJAZH061];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近代中国都市苦力劳动生活状况及娱乐习惯研究--以武汉为中心"[2011jyte102]
棚屋作为城市化的伴随物,既是世界性问题,也是历史性问题。近代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市"棚屋林立,几至触目皆是"。棚屋搭盖简便,但其室内昏暗潮湿,室外肮脏恶劣。棚屋住民以进城寻求生活的农民为主,且大多"充当最辛苦之劳动生涯",是都...
关键词:近代 长江中下游 都市 棚屋 
略论近代都市苦力生活状况(1920-1935)——以长江沿江地区为中心被引量:1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70-78,共9页刘秋阳 付文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YJAZH061);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1JYTE102)
近代都市苦力劳动收入较低,二十年代在各业工人中基本处于偏低的位置,三十年代除上海苦力普遍低于当地工人平均水平外,南京、武汉、重庆的都市苦力的收入基本处在当地平均位置。除临时性开支外,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的都市苦力基本上...
关键词:近代 都市苦力 生活状况 
略论近代城市苦力的娱乐状况
《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85-89,共5页刘秋阳 孙明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近代中国都市苦力研究"(11YJAZH061);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1jyte102)
近代城市苦力缺乏娱乐必备的经济、时间条件,因而缺乏"普通娱乐",并表现在娱乐种类单一、娱乐形式枯燥、娱乐场所简陋、不正当娱乐"俱极盛行"等方面。城市苦力不正当的娱乐不仅使其自身愈加贫困,也对其自身身心健康乃至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关键词:近代 城市苦力 娱乐 
论清末白话报纸对“下层社会”的启蒙被引量: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67-171,共5页刘秋阳 万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中国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研究"(05JJD770009)
清朝末期,有识之士为促进下层社会的觉醒,运用各种形式对下层社会进行启蒙教育,白话报纸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大多数白话报纸在受众选择上,"专为民间而设",定位于下层社会;在内容的编辑上,明确表示要"开心破愚",着力于启发下层社会民...
关键词:清末 白话报纸 下层社会 启蒙 
清末启蒙运动中的戏曲
《四川戏剧》2009年第2期24-26,共3页刘秋阳 饶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70009]
戏曲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一种大众娱乐形式.但历史上也曾被人称为“小道”“末技”。在清末民初启蒙运动中,这种大众娱乐形式“老树发新芽”,有识之士从形式到内容对其进行改良.从而成为深受下层社会人们欢迎的一种娱乐形式。
关键词:启蒙运动 清末民初 戏曲 娱乐形式 社会人 大众 
论都市苦力工人的阶级属性与特点被引量: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100-104,共5页刘秋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70009]
都市苦力工人是指人力车工人、码头工人、粪夫、清道夫等在城市"恃筋肉劳动"而"无规定工作"的雇佣工人。他们与产业工人一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甚至曾超过产业工人,同时也是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他们...
关键词:都市 苦力工人 阶级属性 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