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帆

作品数:23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整复缺损悬吊治疗额肌瓣重度上睑下垂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实用医院临床杂志》《四川医学》《西部医学》《临床医药实践》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被引量:1
《西部医学》2013年第2期254-255,共2页卢帆 钟雷 
目的探讨臀上动脉穿支皮瓣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骶尾部巨大褥疮先行清创和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进行治疗。再用单侧或双侧臀上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自2007年1月以来临床应用12例,切取皮瓣面积为22cm×12cm~14cm×7cm。结果...
关键词:VSD 臀上动脉穿支皮瓣 褥疮 
阴囊Paget病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探讨被引量:1
《西部医学》2012年第9期1723-1724,共2页卢帆 
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发病特点和诊疗方法,提高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阴囊Paget病的诊治资料及预后情况,并进行随访评价。结果 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50个月,平均33个月,效果良好,复发1例。结论阴囊Paget病...
关键词:阴囊 PAGET病 治疗 
颜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整复治疗被引量:5
《四川医学》2012年第8期1351-1352,共2页卢帆 邓晓明 
目的选择颜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各种邻近局部皮瓣修复颜面皮肤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的创面56例。结果 56例皮瓣均一期愈合,供区及受区无并发症,随访1个月~5年,术后外形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局部邻近皮瓣可以作为面...
关键词:皮肤基底细胞癌 皮辩 修复整形 
足跟与足跖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被引量:1
《四川医学》2012年第4期630-631,共2页卢帆 邓晓明 
目的总结治疗足跟与足跖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总结了自2005年以来,采用病灶彻底切除岛状皮瓣修复和免疫治疗等方法收治的15例足跟与足跖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区外形和功能良好。...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 肿瘤厚度 皮辩修复 
外伤性眉缺损30例治疗体会被引量:2
《四川医学》2012年第1期48-50,共3页钟雷 卢帆 
目的选择理想的眉再造术式。方法通过对12年中30例38侧外伤性眉缺损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的回顾性分析,遴选理想手术方案。结果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头皮游离移植和头发种植等方法。结论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是...
关键词:眉缺损 眉再造 颞浅动脉岛状头皮瓣 头皮游离移植 头发种植 
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缺损被引量:3
《四川医学》2011年第12期1918-1919,共2页卢帆 钟雷 蔡震 杜丽平 
目的总结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7年5月~2011年5月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缺损16例。皮肤缺损范围4cm×4cm~6cm×9cm。皮瓣切取范围5cm×5cm~7cm×1...
关键词:链型穿支蒂皮瓣 网状供血 跟后缺损 修复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的应用
《华西医学》2010年第7期1241-1242,共2页卢帆 舒骏 
目的总结胸锁乳突肌肌瓣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中的的应用经验。方法对2005年10月-2010年1月收治的4例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严重狭窄的患者,切开吻合口,根据狭窄部位的周径及长度设计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予以可吸收线无张力缝合。结...
关键词:胸锁乳突肌 肌皮瓣 食管癌 吻合口狭窄 
腹部术后切口慢性窦道的整形外科治疗被引量:5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年第3期97-98,共2页钟雷 游晓波 卢帆 张家建 卫东 傅荣 杜丽平 蔡震 
目的总结腹壁窦道形成的原因,介绍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2008年收治的腹部术后切口慢性窦道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均一期愈合,4例出现表浅感染经换药均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24月无复...
关键词:腹壁窦道 整形  
乳头中央切口多重“8”字缝合治疗Ⅱ、Ⅲ型乳头内陷被引量:1
《四川医学》2009年第1期57-58,共2页钟雷 游晓波 卢帆 张家建 卫东 付荣 杜丽平 
目的探讨一种操作简便的乳头内陷治疗方法。方法取乳头中央切口,松解挛缩结缔组织及乳腺管,行多重“8”字缝合,缩小乳头基底及支撑乳头。结果所有患者经回访6个月~2年,均无复发,乳头外形满意,感觉良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易...
关键词:乳头内陷 “8”字缝合 
改良杯状耳的整复术被引量:1
《临床医药实践》2008年第18期868-870,共3页游晓波 杜丽平 张家建 付荣 卢帆 卫东 钟雷 
目的:探讨完善杯状耳的病理机理,寻找一种效果更优良的修复方式。方法:2000年3月~2008年1月,采用本方法矫正杯状耳17例,年龄8~16岁。充分松解移位变形的耳软骨,将耳舟在颅面的起始部、耳舟隆起、耳甲隆起与颅面附着部向上、向后旋转...
关键词:杯状耳 改良 整复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