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铃

作品数:7被引量:4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针灸哮喘嗜碱细胞胃泌素含量胃泌素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医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针灸对Ⅰ型变态反应患者嗜碱细胞脱颗粒试验(HBDT)的影响被引量:5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52-55,共4页赖新生 司徒铃 靳瑞 张家维 贺紫兰 赖乃揆 熊慰阳 陈小右 
本文以HBDT为指标,观察针刺对致敏细胞敏感性的调节效应。实验表明:针灸组与脱敏组治疗前螨抗原HBDT最大脱颗粒指数均大于30%而达到50%以上,治疗后以针灸组下降较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针灸组变应性哮喘患者的蟑螂抗原...
关键词:哮喘 针炙疗法 嗜碱细胞 
针灸治疗I型变态反应疾病疗效观察被引量:5
《中医杂志》1992年第4期34-36,共3页赖新生 司徒铃 靳瑞 张家维 
本文通过对Ⅰ型变态反应疾病143例采用针灸和脱敏疗法对照观察,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具有广泛而明显的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对变应性哮喘、变应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明显高于脱敏治疗的对照组。
关键词:哮喘 鼻炎 过敏 针灸疗法 
针灸对Ⅰ型变态反应患者血清总IgE、特异性IgE抗体的影响被引量:14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302-306,共5页赖新生 司徒铃 靳瑞 张家维 赖乃揆 贺紫兰 熊慰阳 陈小右 
为了探讨针刺抗I型变态反应的机理,应用ELISA法检测了针灸组与对照组共116例血清总IgE水平和139例特异性IgE抗体.结果表明:针灸组的变应性哮喘总IgE水平由治前(679.24±2.22)×10^9Iu/L下降至(217.57±1.00)×10^3Iu/L,差异有...
关键词:针灸 Ⅰ型变态反应 血清 IGE 特异性IGE抗体 免疫学 
针刺补法提高RBC钠泵活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针灸学报》1991年第4期23-24,共2页王少白 司徒铃 靳瑞 扬文辉 张家维 余崇镐 
本文以健康家兔为实验对象,以针刺补法、肌肉注射DEX为施加因素,观察RBC钠泵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DEX组在RBC钠泵活性降低的同时,还出现气虚现象;而针刺组的RBC钠泵活性则和对照组保持一致没有降低,也没有出现气虚现象。说明针刺补法...
关键词:RBC钠泵 针刺补法 试验 
针灸对Ⅰ型变态反应患者外周血嗜碱细胞组胺释放试验(HRBT)的影响被引量:7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192-195,共4页赖新生 司徒铃 靳瑞 张家维 吴谦 赖乃揆 贺紫兰 
本文以~3H一组氨酸掺入的HRBT法,检测针灸组和对照组共46例Ⅰ型变态反应患者的组织胺释放率,藉以探讨针灸抗Ⅰ型变态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针灸对粉尘螨HRBT释放有较明显抑制,两组治疗后阳性率侧数卡方检验X^2=6.05,P<0.05;蟑螂HRBT释...
关键词:哮喘 针炙 嗜碱细胞 组胺释放 
不同针刺手法对脾虚模型兔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6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36-38,共3页何慕伦 杨文辉 庄礼兴 司徒铃 陈芝喜 贾可亮 李志强 陈津岩 
为探讨不同针法对兔血清胃动素及胃泌素含量的作用,实验用补法和泻法针刺健康兔及利血平化类脾虚模型兔一侧“足三里”穴。利用放射免疫法观察其针刺前后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脾虚组的血清胃动素的含量,无...
关键词:针刺手法 脾虚模型 胃动素 胃泌素 
“三才”提插补泻手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203-206,共4页杨文辉 李艳惠 庄札兴 何慕伦 李小英 王明海 司徒铃 
本文采用胃肠电作为指标,观察了以“三才”提插补泻手法针刺正常人(45例)及胃肠病患者(66例)的不同效应。结果发现,在正常人身上进行针刺补泻,其胃肠电的波幅,频率变化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而分别对辨证分型为脾虚和肝胃不和型...
关键词:针刺补泻 针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