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生

作品数:13被引量:8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针摆传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齿廓摆线轮受力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机械设计》《机械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摆线轮齿面接触有限元建模的参数化
《轻工机械》2007年第1期72-74,共3页张东生 
利用I-DEAS软件本身的参数化设计功能,编写了摆线轮齿面接触有限元建模程序;在I-DEAS中运行该程序文件,只要输入针摆传动相关参数,就可以建立三维实体模型、接触有限元模型,完成从建模、划分网格到施加边界条件的前处理工作。有限元建...
关键词:针摆传动 摆线轮 有限元 参数化 
针摆传动齿形优化与动态回程误差分析被引量:2
《机械传动》2007年第2期69-71,96,共4页张东生 关天民 
在对修形量产生的回程误差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精度针摆传动最佳修形齿廓的概念,对采用”负等距+正移距”修形方法获得最佳修形齿廓的原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根据编制的相应计算软件,可以方便地迭代出满足预定几何回程角...
关键词:高精度针摆传动 齿形优化 几何回程误差 动态回程误差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中最先接触点分布区间的判定被引量:2
《机械设计》2006年第12期28-31,共4页张东生 关天民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50150002)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中,利用传统的摆线齿廓受力分析方法只能计算整个传动过程中一个特定位置的受力状况,而不能在全域内进行求解。基于最先接触点动态变化的理论,分析了最先接触点的分布规律,编制了相应计算软件,并求出了最先接触点分布...
关键词:针摆传动 初始间隙 最先接触点分布区间 
FA传动摆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可靠性分析被引量:2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26-30,共5页胡传峻 张东生 关天民 
在传统的设计中,各种设计变量及参数往往被看成定值,无法定量回答产品在多大程度上是安全的;因此有必要对FA传动减速器的关键零件进行可靠性分析,为整个减速器进行可靠性分析打下基础.本文研究发现,FA传动摆线轮齿面接触应力与齿面接触...
关键词:FA针摆传动 对数正态分布 可靠度 
基于最先接触区间判定的针摆传动受力分析被引量:3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年第6期45-46,61,共3页张东生 关天民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50150002)
针摆传动中,利用传统的摆线齿廓受力分析方法只能计算整个传动过程中一个特定位置的受力状况,而不能在全域内进行求解。基于最先接触点动态变化的理论,分析了最先接触点的分布规律,编制了相应计算软件,求出了最先接触点分布区间,并由此...
关键词:针摆传动 受力分析 最先接触点分布区间 
摆线针轮传动动态受力分析理论被引量:13
《机械设计》2006年第10期35-37,共3页张东生 关天民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50150002)
摆线针轮传动中,传统受力分析方法基于两种矛盾的假设,而且只是计算了整个传动过程中一个特殊位置的受力状况,与实际工况不符,存在双重的计算误差。文中在变形协调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摆线针轮传动动态受力分析理论,突破了传统方法中的...
关键词:摆线针轮传动 传统受力分析方法 动态受力分析理论 
二齿差摆线减速器虚拟样机与运动仿真分析
《机械》2006年第S1期17-19,共3页张东生 关天民 
对二齿差摆线减速器关键零件二齿差摆线轮的齿廓形成方法加以分析,描述了二齿差摆线轮在 Pro/E wildfire 环境下的建模方法,实现了二齿差摆线轮的精确三维实体建模,进行了虚拟装配、动态模拟、干涉检查,并成功地利用动态仿真技术完成了...
关键词:摆线 二齿差 PRO/E 运动仿真 
FA针摆传动摆线轮参数化设计
《机械传动》2006年第3期35-36,共2页张东生 关天民 
为快速实现FA针摆传动中复杂实体———摆线轮的自动化精确建模,通过建立描述摆线轮齿廓的数学模型,采用Pro/E提供的高级编程语言,完成了自动特征建模的参数化。设计人员只需输入摆线轮的已知设计参数,就可迅速准确地生成所需的三维实...
关键词:FA针摆传动 摆线轮 参数化 自动特征建模 
针摆传动中“反弓”齿廓的进一步研究被引量:1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17-21,共5页关天民 彭永华 张东生 张锡玉 雷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5011);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132191)
通过对前人提出的“反弓”齿廓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新的、更加符合实际的、合理的“反弓”齿廓状态下最先接触点分布区间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一种基于整个传动过程情况下的“反弓”齿廓受力分析方法...
关键词:“反弓”齿廓 最先接触点 受力分析 优化方法 
FA新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受力分析方法与齿面接触状态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4
《机械设计》2005年第3期31-34,共4页关天民 张东生 雷蕾 
在分析FA新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摆线轮齿形修形下的齿面受力分析理论,并采用MARC工程软件对针齿和摆线轮齿面的接触状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证明了受力分析理论的正确性。根据文中理论所编制的计算机软件,可以...
关键词:FA新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 齿面受力分析理论 接触有限元计算 工程软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