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勋

作品数:12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菏泽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自体血回输自体输血输血恶性肿瘤患者阳性率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临床输血与检验》《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中国医药指南》《浙江临床医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联合治疗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价值被引量:2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23年第3期25-28,共4页张明勋 梁云扬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与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应用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
关键词: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富血小板血浆 慢性难愈性创面 修复 
关于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用于交叉配血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中国医药指南》2018年第23期2-4,共3页张明勋 
目的分析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进行交叉配血的患者中选取200例,对其输血标本进行收集,均采用聚凝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微柱凝胶...
关键词:交叉配血 微柱凝胶法 聚凝胺法 应用效果 阳性率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和单用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比较被引量:3
《白血病.淋巴瘤》2018年第7期407-409,共3页孙福金 付彬 张明勋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和单用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2例老年AML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5~7...
关键词:白血病 髓样 急性 老年人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骨盆骨折手术患者自体血液回输血流变学、凝血功能、乳酸、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第4期1-4,46,共5页张明勋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手术患者自体血液回输血流变学、凝血功能、乳酸、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 骨盆骨折手术患者103例,常规诱导麻醉加硬膜外麻醉,手术前开始链接自血回收装置,抗凝液为肝素盐水。置抗凝液25 ml于储血罐,控制滴速为抗凝液与...
关键词:骨盆骨折/治疗 外科手术 自体血回输 血流变学 凝血功能 乳酸 炎性因子 
经乌司他丁预处理的预存式自体血回输对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浙江临床医学》2016年第10期1882-1883,共2页张明勋 
目的:观察经乌司他丁预处理的预存式自体血回输对结直肠癌患者T细胞和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直肠癌、结肠癌ASAⅠ~Ⅱ级患者45例,随机分为预存式自体输血组(P组)、乌司他丁组(UC组)和联合治疗组(UN组),每组各15例。P组:患者...
关键词:乌司他丁 预存式自体血 结直肠癌 细胞免疫 
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的案例分析被引量:3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年第37期7329-7329,7332,共2页黄晓楠 张明勋 范猛 
目的分析在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干预组接受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
关键词: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 空心螺钉内固定 保守治疗 愈合时间 
微孔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50例被引量:1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第4期56-56,70,共2页张明勋 
目的探讨微孔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方法微孔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的5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微孔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有疾病因素16例,占32%,供血者抗体因素15例,占30%;实验过程因素12例,占24%;血型错误4例,...
关键词:交叉配血不合 微柱凝集技术 原因分析 
白细胞滤器在预防NHFTR中的应用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43-43,共1页张明勋 
目的探讨白细胞滤器在预防NHFTR中的有效性。方法将受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使用白细胞滤器进行除去白细胞输血,对照组87例采用非滤器输血。由输血科和各科护士记录输血中或输血后的反应情况。结果发生NHFTR观察组13例次,对照组248例次...
关键词:白细胞滤器 输血 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HFTR) 
恶性肿瘤患者自体输血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年第1期22-23,共2页张明勋 
目的探索肿瘤患者自体输血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于择期手术肿瘤患者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肿瘤患者自体输血较异体输血的输血反应率、感染率显著降低,3年生存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 白体输血 输血相关性疾病 
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41-42,共2页张明勋 
目的探讨输血前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HBsAg,抗-HCV,抗-HCV采用ELISA法,梅毒检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结果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总阳性率为16.48%,其中HBsAg、抗-HCV阳性率分别为 15.39%、1.79%。结论输...
关键词:输血 血液传播性疾病 疾病标志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