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兰

作品数:54被引量:18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蛛网膜下腔出血SIL-2R血清雷公藤多甙脑梗塞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卒中与神经疾病》《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临床精神医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点(附1例报告)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203-205,共3页陈秀 李晓红 张泽兰 罗华 李小刚 
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esis of insane,GPI)的临床特点,以及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临床确诊的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和认知障碍、震颤、肌...
关键词:神经梅毒 麻痹性痴呆 
血液净化治疗海洛因成瘾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临床医药实践》2009年第9Z期2023-2024,共2页雷常坤 冯志强 陈宁 杜军 张静国 张泽兰 李友芸 李著华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对海洛因成瘾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对18例海洛因成瘾者分别进行血液净化即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治疗。结果:治疗后成功脱瘾,尿液检查阴性。本组治疗后戒断症状大部分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或完全消失。结论:...
关键词:海洛因成瘾 血液净化 戒毒 
海洛因依赖者自愿戒毒的生理调查及心理治疗研究被引量:1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年第6期613-614,共2页雷常坤 张泽兰 张静国 李友芸 范文婧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自愿戒者的生理和心理损害状况。方法门诊和住院吸毒者问病史时,找较好的环境、谈心,应用心理治疗方法,7年来对32例吸毒者海洛因经吸食后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和戒断症状,并导致严重的生理和心理损害,应用心理治...
关键词:心理干预 戒毒 海洛因依赖者 
早期针刺治疗对小量丘脑出血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四川医学》2005年第11期1236-1237,共2页唐兴江 佘秋群 王玉红 张泽兰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治疗对小量丘脑出血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6例丘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早期加用针刺治疗,并采用NIHSS和MBI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针刺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
关键词:丘脑出血 针刺治疗 预后 评定 
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4例报告被引量:5
《中国厂矿医学》2005年第3期276-276,共1页谭华 李小刚 罗华 张泽兰 李作孝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神经系统表现 诊断 浆细胞异常增殖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水平研究被引量:4
《卒中与神经疾病》2005年第1期33-35,共3页张泽兰 佘秋群 何小英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清、脑脊液(CSF)白细胞介素 6(IL 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32例不同病因、不同时期、不同病情SAH患者血清及CSF中IL 6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SAH后血清及CSF中IL 6水平比...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清 脑脊液 白细胞介素-6 
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和血清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38
《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31期6960-6961,共2页谭华 李小刚 张泽兰 李作孝 李晓红 
目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观察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保护脑细胞的作用和自由基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急性脑梗死56例,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 急性脑梗死患者 治疗组 血液流变学 治疗后 对照组 血清 结论 可能机制 显著性 
七叶皂苷钠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4年第4期397-400,共4页张泽兰 唐兴江 李作孝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 (SAH)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47例SAH病人随机分为七叶皂苷钠治疗组 (治疗组 )和非七叶皂苷钠治疗组 (非治疗组 ) ,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病情、CT分级、脑脊液压力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总...
关键词:治疗组 七叶皂苷钠 脑脊液压力 血浆 蛛网膜下隙出血 CT分级 作用机制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负相关 活力 
亚低温改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影响
《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22期4504-4505,共2页谭华 罗华 何晓英 李小刚 张泽兰 李作孝 
目的:观察亚低温技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的影响,探讨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脑梗死...
关键词:脑梗塞 低温 人工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血清SOD活性、MDA水平的检测被引量:1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4年第4期210-211,共2页谭华 罗华 何晓英 李作孝 李小刚 张泽兰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DEACMP)与自由基的关系。 方法 将 4 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在高压氧及常规治疗前后进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水平的检测 ,并与 37例健康正常组进行比...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血清SOD活性 MDA 检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