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效坡

作品数:20被引量:14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区域经济城市化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地理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长白学刊》《人文地理》《城市规划》《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地关系思想与区域经济地理研究——李振泉教授学术生涯评述
《经济地理》2009年第2期200-203,共4页杨青山 徐效坡 
1925年7月1日,李振泉先生出生于天津蓟县,1945年7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1949年7月毕业后,受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派遣到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现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工作,历任中国经济地理教研室副主任、东北经济区研究室副...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理 人地关系思想 学术生涯 东北师范大学 专业委员会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经济地理 中国地理学会 
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被引量:20
《经济地理》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王秋影 徐效坡 
以吉林省9个地(市)州为研究的地域单元,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3个侧面,定量分析了1990年以来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特征,描述了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的现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吉林省 区域经济 空间差异 
东北地区的区域演化与振兴策略被引量:2
《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第9期41-44,共4页梅林 徐效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并要求相应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在健全市场机制方面,明确提出了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
关键词:东北地区 区域合作机制 经济社会发展 市场机制 行政区经济 区域协调 五年规划 
我国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评价被引量:6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4期2-6,共5页韩大海 徐效坡 
本文运用由距离指数、协调指数和综合指数构建的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评价模型,实际考察了我国大陆各省级区域的金融生态。该模型既可用于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的金融生态系统现状,还可揭示单个金融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规律。
关键词:区域金融生态系统 评价方法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哈尔滨都市圈协调发展探讨
《经济地理》2006年第6期936-939,960,共5页于亚滨 徐效坡 
从科学发展观理念、城镇集聚与扩散和区域差异互补理论出发,剖析了哈尔滨都市圈协调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针对行政壁垒、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加强都市圈规划;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空间...
关键词:哈尔滨 都市圈 主要问题 协调对策 
福建省域工业空间结构研究——以福建省销售额前300家工业企业为例被引量:15
《地理科学》2006年第4期414-419,共6页陈月英 徐效坡 范士陈 刘云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4057150)
依据地域经济系统理论,一个地域经济单元状态,可以从时序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表达,其存在状态受制于时空关联性。一定地域在特定时序发展阶段,必有与之相对应的空间结构特征;反之,一定的空间结构特征必然反映其特定的时序阶段。据此...
关键词:地域经济系统 时空关联性 工业空间结构 福建省 
1990年代以来中国人才分布的空间变动分析被引量:47
《经济地理》2005年第5期702-706,共5页姜怀宇 徐效坡 李铁立 
采用定性分析与GIS、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和路径分析等定量手段相结合,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人才分布的空间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基本结论是:在研究时段内人才分布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根本转变...
关键词:人才 相对增长速度 空间变动 城市化 
东北经济区的区域演化特征及振兴方略被引量:14
《经济地理》2004年第5期700-703,共4页徐效坡 
从东北经济区区域演化的时空背景出发,阐析了区域经济的特征和成因,探讨了振兴的基本方略。
关键词:东北经济区 区域演化 特征 时空背景 振兴方略 产业结构 区位优势 区域经济发展 
哈尔滨大都市圈支撑体系和圈层化结构评析被引量:5
《经济地理》2004年第5期711-714,共4页曹传新 徐效坡 
通过宏观背景、条件环境、产业空间等方面的分析,综合了哈尔滨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支撑体系,构建了圈层结构,包括圈层空间范围结构、产业圈层化结构、空间圈层化结构和交通网络圈层化结构,论述了圈层化过程阶段,提出了哈尔滨大都市圈层...
关键词:哈尔滨市 大都市圈 支撑体系 圈层化结构 城市经济 城市化 产业结构 空间布局 
城市规划专家谈振兴哈尔滨老工业基地
《城市规划》2004年第4期72-76,共5页邹德慈 郑时龄 徐效坡 董黎明 顾朝林 郭恩章 张相汉 张玉斌 赵景海 于亚滨 吴松涛 姜岐文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意义深远。如何深刻领会中央的战略部署,不断提高认识,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如何从区域全局考虑,统筹谋划,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如何从哈尔滨的实际出发,挖掘潜力,发挥优势,重塑辉煌;如何发挥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 哈尔滨市 老工业基地 宏观调控 城市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