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

作品数:10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室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心血管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临床心电学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心绞痛发作时房室传导阻滞程度与ST段改变程度密切相关1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970-970,共1页文芳 罗昭林 
关键词:变异型心绞痛 房室传导阻滞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心肌缺血时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被引量:9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3年第2期90-92,共3页罗昭林 钟杭美 祝善俊 李刚 张晓燕 文芳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伴心肌缺血 (MI)时心率变异性 (HRV)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90例EH患者 ,根据动态心电图上有无MI ,分为MI组 (40例 )和无MI组 (5 0例 ) ,并与 2 0例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2 0例 )进行对照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心肌缺血 心率变异性 室性心律失常 并发症 关系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心肌缺血和左心室肥大的关系被引量:15
《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第9期1388-1389,共2页罗昭林 何作云 钟杭美 张晓燕 文芳 
目的监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探讨与心肌缺血(MI)和左心室肥大(LVH)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2例高血压患者同步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有无MI分为:MI组38例和无MI组54例。结果(1)两组间比较24h和夜间平均收缩压(SBP)、平均...
关键词:高血压 动态血压 心肌缺血 左心室肥大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窦性停搏1例被引量:1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11期1331-1331,共1页文芳 罗昭林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 窦性停搏 病例报告 
房性期前收缩伴窦房逆传文氏现象形成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心电学杂志》1999年第2期109-110,共2页罗昭林 钟杭美 文芳 
患者男性,4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P-P间期0.78~0.86s,频率70~77次/min.Ⅱa的P(5、10)Ⅱb的P_(2、4、6)、Ⅱc的P_(2、6、8)和V_5的P_(2、4、6)提前出现,形态畸形,偶联间期不等,代偿间歇不完全,为房性期前...
关键词:心动过速 房性期前收缩 逆传文氏现象 心电图 
急性压力超负荷心脏局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8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年第1期64-67,共4页何作云 冯兵 周小波 覃军 文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9600041
目的探讨急性压力超负荷时心脏局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心肌肥厚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大鼠腹主动脉部分结扎组(OG),并与假手术组(CG)对比检测6个时相点(0....
关键词:压力 负荷 心肌肥厚 原位杂交 BFGF RAS 
噻氯匹定对活化的血小板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心血管杂志》1998年第6期413-416,共4页何作云 于学军 文芳 
目的:探讨噻氯匹定增强地尔硫草和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抗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组(CG)及合用噻氯匹定组(TG)各20例,检查其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总负荷和缺血性ST段事件次数;血小板的粘附率、聚集率和血小板...
关键词:噻氯匹定 血小板 心肌缺血 疗效 
老年患者心肌缺血和左心室肥大时的心率变异性分析被引量:12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8年第5期273-275,共3页罗昭林 祝善俊 文芳 钟杭美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心肌缺血(MI)和左心室肥大(LVH)时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变化。方法对73例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30例健康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除低频(LF)外,其余...
关键词:心肌缺血 左心室肥大 心率变异 老年人 
噻氯匹定抗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其机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24-26,共3页何作云 于学军 文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目的:探讨噻氯匹定增强地尔硫和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抗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组(CG)及合用噻氯匹定组(TG)各20例,检查其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总负荷和缺血性ST段事件次数;血小板的粘附...
关键词:噻氯匹定 血小板 心肌缺血 血小板活化 疗效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机制及其意义(摘要)被引量:6
《中国循环杂志》1998年第1期38-38,共1页何作云 冯兵 文芳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机制及其意义(摘要)何作云冯兵文芳本文对高血压病并发左心室肥厚红细胞变形性变化机制的研究,目的在于为其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1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高血压病Ⅰ期(EH-Ⅰ组)和高血压...
关键词: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红细胞变形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