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跃

作品数:31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生学习型政党民生问题城乡一体化唯物史观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江淮论坛》《学术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安徽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调查研究被引量:2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0期120-123,共4页邬旭东 施光跃 李荣 
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安徽新建本科院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zdjy136)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调研情况,安徽本科院校应通过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作为,做好顶层设计、指导实践开展,坚定阵地意识、在改革中强化,重视理论研究、注重实践总结,凸显应用特色、主动服务社会等路径和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调查研究 
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构被引量:1
《蚌埠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32-136,共5页程志龙 施光跃 周伟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3A109;SK2012A007);蚌埠学院校企合作工程化本科教学实践基地项目(2013gcjd01)
针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存在的不足,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确定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种统计手段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进行检验,并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进行试评,...
关键词:幼儿教师 综合素质 权重 评价指标体系 
马克思需要理论视野下的若干民生问题刍议被引量:1
《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5期117-120,共4页施光跃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民生思想与实践研究>(08JA710001)阶段性成果;2011-2012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生视阈下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当代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号:AHSK11-12D195)
需要和利益是民生问题的内在尺度与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是解决好人民现实利益的基本问题;民生发展是目的性和工具性、生存性和享受性的有机统一,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是当代中国...
关键词:马克思需要理论 民生 历史条件 普遍受益 
唯物史观视角下城乡一体化的当代考量
《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91-94,共4页施光跃 张朝龙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19)
唯物史观是考察和研究社会问题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市场经济驱动城乡一体化,强力撼动、瓦解乡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大释放了农民的主体作用,推动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对社会主义新...
关键词:唯物史观 城乡一体化 农民主体作用 农村生产力 
唯物史观视阈下城乡一体化对农村生产力的解放被引量: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39-43,共5页张朝龙 施光跃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19:<唯物史观视阈下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蚌埠学院院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ZDKC111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唯物史观为我们考察和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城乡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市场经济驱动城乡一体化,强力撼动、瓦解乡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大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更深层次焕发出国家发展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唯物史观 城乡一体化 农村生产力 解放 
坚持唯物史观 推进农村改革——论城乡一体化对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特区经济》2012年第1期159-161,共3页张朝龙 施光跃 余建杰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HSK09-10D119)资助
唯物史观为我们通过社会实践、解开社会历史活动之谜提供了科学的思维工具。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是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必然。其新锐之势,强力撼动、瓦解乡村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更深层次焕发出国家发...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农村生产力 解放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民生问题考量被引量: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40-44,共5页施光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A710001:<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民生思想与实践研究>)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研究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民生是社会历史概念,民生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范式;民生问题归根到底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问题,人的利益和需要是民生问题的核心和动力;当代中国民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民生 民生社会 制度安排 
试论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的理论创新被引量:1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87-90,共4页赵睿 施光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度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民生思想与实践研究"(08JA71000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关注与改善民生作为新时期党的工作的重点,推动了党的民生思想创新。文章以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为切入点,论述了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创新的现实依据、实践基础和内在动...
关键词:十六大以来 民生思想 创新 
胡锦涛的学习思想与学习型政党实践被引量:1
《江淮论坛》2010年第5期53-58,共6页施光跃 
胡锦涛的学习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重视学习中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认识,解决理论武装问题;不断提高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解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问题;不断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努力实...
关键词:胡锦涛 学习思想 理论创新 学习型政党 执政党建设 
民生: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府形象的标杆——基于中部欠发达地区民生问题基本情况问卷调查的个案分析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69-75,共7页施光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民生思想与实践研究"(08JA710001)
基于中部欠发达地区民众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社会利益矛盾、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影响民生建设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与看法等的问卷调查分析,以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中部欠发达地区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与对策性研究,...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 民生状况 社会态度 政府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